• 37阅读
  • 0回复

走“旱路”——临洮县阳洼村脱贫寻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07
第2版(经济)
专栏:希望之路

走“旱路”
——临洮县阳洼村脱贫寻迹
新华社记者 何懋绩 王云峰
我们在冬日的阳洼四处巡游,山洼的层层梯田,沟坡的片片林木,农家院落中闪光的太阳灶,金黄的玉米棒子……这一切似乎在向我们展示着阳洼人走“旱路”解决温饱的执著足迹。
摆脱恶性循环的突破口
与甘肃中部成千上万个干旱山村一样,临洮县阳洼村也曾陷入山荒地薄人穷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人缺烧柴,畜缺饲草。于是铲草皮,挖草根,砍林木,植被遭严重破坏,水土大量流失,生态愈加恶化……
1984年,省“两西”建设指挥部在中部地区开展停止植被破坏、改善生态环境的第一步工作:推广新能源。来自临洮县能源公司的6名技术人员住在阳洼村,挨家逐户帮助修建沼气池。当时人们只是好奇地望着。正当人们开始体会到沼气池带来的“能喝茶、能烧水、能照明”的好处时,推广节柴炉灶、节燃炕的工作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再往后,太阳灶上山了。人们发现,这能把太阳光“吸”来的家伙能量更大,烧水做饭比沼气还快!沼气池不久便派上了新的用场——存储雨水,一般可蓄10多个立方米,等于半眼水窖。村干部说,如今一台太阳灶价格虽由原来的72元涨到100多元,全村仍有56户买了。记者访问的几户人家,主人将其显眼地摆放在院子中央,阳光下,镜片闪闪发光,水壶吱吱作响,看去竟是农家的一大景观。
新能源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保护了生态。阳洼人没有忘记在此同时大力植树种草。现在全村范围内的山坡、沟梁全部营造了人工林,面积达1480亩,户均12亩,人均2.5亩。每年间伐成材树木收入5000元以上,采樵薪柴170多吨,户均1500多公斤。种草190多亩,户均1.6亩。1987年,阳洼人自筹资金2.7万元,加上省“两西”指挥部的扶持,架通了10公里农电线路,户户通了电。这个偏僻边远的山村成了临洮县第一个能源示范村。
阳洼从此走出了恶性循环之路。过去作为燃料的秸秆柴草,现在用于养畜,畜粪还田肥地。现在全村一年仅畜牧业的收入就达5万多元。有了电,阳洼人纷纷搞起了多种经营,织地毯,做家具,跑运输,开商店,搞加工,年纯收入七八万元。
一毫米降水换1.5公斤粮
有位农业专家曾经提出干旱山区粮食亩产的最高目标:1毫米降雨打0.5公斤粮。阳洼人却用实践超越了这一目标:1毫米降雨打出1.5公斤玉米。这一水平是怎样达到的呢?村党支部书记瓦广吉总结了三句话:“土地梯田化,种子良种化,栽培科学化。”
阳洼山高坡陡,1072亩耕地几乎全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为了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村党支部带领群众20年不断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累计兴修梯田890多亩,占耕地面积的82%,人均1.58亩。平展展的梯田,一经投以科技,增产潜力便很快显示出来。
突破始于1988年。这年村党支部决定推广地膜玉米种植技术。可是,具体落实时应者寥寥。也难怪,阳洼人何时见过这“洋玩艺”?于是,村干部、党员、农科户带头。全村当年种植地膜玉米63.9亩。收获后实测,平均亩产617公斤,最高达到759.5公斤。全村震动了,有两户分到地膜不敢铺的农户,望着别人收获的金灿灿的玉米,后悔不迭。
农业专家事后评价说,这一成功打破了海拔2200米左右的山旱地不能种植地膜玉米的论断。但对阳洼人来说,意义更为深远。它彻底动摇了人们恪守不疑的“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祖训。
地膜玉米几年间扩大到200多亩,仅此一项,每年增产粮食5万公斤。党支部因势利导,引导群众调整作物布局,随后,药剂拌种、配方施肥、机播等一系列增产措施也很快被群众所掌握。村主任丁德明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地膜玉米中先套种菠菜,一亩收入60元,可买两袋硝铵,然后套种甜菜,可喂养一两头猪。两项收入足够一亩地的投入,生产的粮食便是净收入。”
1986年,阳洼村粮食总产9.5万公斤。4年后,还是那些地,粮食总产达22万公斤。35个贫困户有34户脱了贫。98%以上的农户新修或翻修了瓦房,80%以上的农户添置了新式家具。彩电、洗衣机、拖拉机、播种机也进入了过去缺吃少穿的农户家庭……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附图片)
临洮县西坪乡阳洼村历届领导班子都坚持不懈地把农田基本建设当作干旱山区脱贫致富的基础工程来抓。现在已修梯田890亩,占耕地面积的82%,人均1.58亩。图为农民群众修梯田的情景。田生成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