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独领风骚才是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6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我看新时期中国电影

独领风骚才是艺
邵静之
“你们拍电影真幸福”。曾听到不少海内外的电影制片商这样羡慕中国大陆的电影工作者。不错,我国目前的电影制作方面,不必个人投资的拍摄资金;旱涝保收的工资收入;“交一次学费”的宽慰说法,使不少电影工作者处于无须多虑的状态,没有风险。
个人无忧,事业有虑。新时期以来,电影制作中“一窝蜂”现象最为显见。题材雷同,常常撞车。宫廷内幕久揭不完,少林弟子生生不息……某部电影何时独领风骚,这一题材就有人亦步亦趋。个中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惰性,他可不必另辟蹊径,也能取悦观众;有的心有不服,他认为我还可拍得更有水准;有的甚至认定观众就是爱看这类影片,养厂糊口,奈何不得。然而得到的结果是,成绩平平,票房难以上去,初衷也未必实现。明智的商界人士在一种产品畅销之时,就作为转产之日,于是永不落伍,经济效益大增。电影市场同样如此。
相同的题材的作品在一个阶段过分集中,所受损失往往还表现在艺术上。1990年和1991年,为庆祝建党70周年,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喜获丰收,这实在令人可喜可贺,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从中了解了党的光辉历程并领略了革命领袖的多种才能和人格魅力,一扫银幕存在的媚俗欺世现象。但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领袖题材同时上马,拍摄力量分散,影响有的影片向精品靠拢的可能。“这部影片的毛泽东、周恩来由谁来演则更完美”;“那部影片如果请谁来执导更趋成熟”的遗憾之声不绝于耳。而事实上,他们这两年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得不可开交,叹无分身之术。
话得说回来,要在题材上毫不雷同,找到“绝活”,似不可能;若仅把题材的出奇制胜,看作是影片的成败关键,也不足取。反思“文革”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等,之所以成为当时同类题材中的翘楚,得益于编剧、导演对“文革”的深刻理解和本人的艺术功力。相反有些别出心裁的题材,内容竭尽曲折、情节扑朔迷离,镜头血肉横飞,观众看时也觉得并无太高的欣赏价值,更不能获得些许道德教益和情感收获,难以称道。那么既然有的电影是相同的题材,类似的情节,却能拍得令人耳目一新,简言之,无非是编导者注入了与众不同的意蕴,或开创了别样的表现形式,使观众感到别开生面,并享受了新的人生体验。
“美色不同面,悲音不同声”。艺术贵在出新,贵在独特。面对电视及其它娱乐品种的普及与挑战,电影工作者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电影拍摄一掷千金是浪费是犯罪。作为电影从业人员,只有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运用电影手段的“十八般武艺”去“十年磨一戏”,少些患得患失,多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少些个人情感宣泄,站在时代的高度,多多表现沸腾的现实生活,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优秀之作,以不负百姓之期待。同时,有关部门在题材规划、资金投入等方面,应该有所改革,引进风险机制,有所制约,以适度的投入,产出相应的更好的精神食粮。
(作者单位:中国文化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