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名剧寄深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8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长廊

名剧寄深情
乔然
时值艺术大师欧阳予倩逝世30周年,中央实验话剧院为纪念这位功绩卓越的老院长,于近期重排演出了欧阳予倩编剧、导演的《桃花扇》。消息传开,一些京剧、昆曲、影视的同行都闻讯而来,一边观看排练,一边坦陈感慨。有言曰:名剧重排寄深情,“实话”三演《桃花扇》。
坎坷流离走台湾
——一演《桃花扇》
刚结束八年抗战的颠沛流离,又遇上继之的内战所带来的磨难,使欧阳先生1946年12月随中国剧社来到台湾。当时演出的是《郑成功》、《牛郎织女》等观众熟悉的剧目。剧社的人都建议要排演一出能吸引人的新戏。通过一番构思,欧阳予倩取《桃花扇》原著者孔尚任“寄浓情烈意,评时政兴衰,示作人风骨”的作剧要意和“不独令观众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求救世”的演戏主旨,要将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的《桃花扇》改编成话剧。决心一下,他就在一家温泉旅馆“躲了起来”,伏案奋笔整整10天,一气呵成,改编好了话剧的剧本。还特别把原作中侯朝宗与李香君乱世离别之后,在南京郊外寺庙中相见,共商出家为僧尼的收场,改写成李香君怒斥变节投敌的侯朝宗,以死而表忠烈的结局。这一神来之笔,强烈地绘染了悲剧的浓重色彩,异常动人心弦。演员们被剧情所感动,想尽快让观众看到这台好戏,于是加紧赶排,只用了7天即行公演,一连4场受到欢迎。观众双手伸出大拇指称赞说:“好戏、好戏!”话剧《桃花扇》首演在台湾曾轰动一时,至今传为佳话。
倡导戏剧民族化
——二演《桃花扇》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同志的关怀下,中央实验话剧院于1956年建院,欧阳予倩出任第一任院长。欧阳院长在汲取外来优秀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我国戏剧表演的民族化。1957年他亲自任导演,二排《桃花扇》。当时中央实验话剧院首演女主角李香君的澹台仁慧和首演男主角的王一之,因演此剧在艺术上受益匪浅,声名鹊起。后又由郑振瑶和石维坚扮演李香君和侯朝宗,由于剧本的着笔精妙,加之演员的资质丰厚,二人恰似如鱼得水,得以风华绽露,名噪剧坛。现今已近花甲之年的澹台仁慧回想往事,仍然记忆犹新:“骂晏一场戏,我原认为揭露权奸的罪行就得准备拚命,于是台词音调铿锵,近似喊叫,跟吵架差不多。欧阳予倩院长和蔼而深含启发地告诉我,你扮演的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李香君义正才高,是以理慑人。台词要有节奏,随着内心的情感一点一点地激烈起来。可以用气,用喷口,一个字一个字就像石头打中对方。”由此可见,后来不少艺有所成的著名演员,在令人钦佩的老院长执导下演《桃花扇》,都多少从中得其“真传”。
名作重排意蕴长
——三演《桃花扇》
30余年过去,今天的重排仍令众人瞩目,足见人们对欧阳予倩老院长的思念情深。这次是由青年新秀廖京生和周予援等饰演侯朝宗,一个曾在电视剧《李信与红娘子》中演李信,一个曾在电影《乱世黄金案》中演付哲民。两人于书卷情长与潇洒倜傥上各有其长,并都在年龄、形态、语音方面更贴近剧中人物。女主角李香君的扮演者是正在走红的伍宇娟。她因出演《龙年警官》荣获第14届“百花奖”的最佳女配角奖。伍宇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生长在湖南,从小学演花鼓戏,武功、演功、唱功俱佳。这次重排《桃花扇》初会一场戏中,有一段李香君唱《牡丹亭》,恰使她大有用武之地,开口一唱音律委婉、字正腔圆,使不知底细的人大吃一惊!这就更使身为秦淮歌女的李香君碧玉生辉。平时伍宇娟“挺厉害”,本就颇具“湖南妹”的辣劲,表现李香君的敢爱、敢恨,忠烈凛然更是酣畅淋漓。排演逼嫁一场时,伍宇娟“血溅桃花扇”的表演情真意切,跌宕起伏,使老于“戏故”的作曲家张定和,不觉动情入戏,不禁泪湿衣襟。年已77岁的艺术家舒强总导演协同年富力强的导演杨宗镜披挂上阵,与这些实力派的青年演员通力合作,使中央实验话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桃花扇》的三演,更加富有时代的风采。(附图片)
中央实验话剧院1957年演出《桃花扇》剧照澹台仁慧饰李香君,王一之饰侯朝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