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三加强”的优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30
第5版(理论)
专栏:

“三加强”的优势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党委书记朱尔沛
“党政工团同唱一台戏”是宝钢建厂13年来最成功的经验之一。中央强调,企业领导体制要讲“三句话”,即: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对此,我们尤为感到亲切。我们体会到,全面理解这“三句”话,做到“三加强”,就能不断地深化改革,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创造一流业绩。坚持讲“三句话”,做到“三加强”,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大优势。
“三加强”是一个有机整体
宝钢厂的生产具有大型、连续、高速、自动等特点,而且面临着国际范围内科技浪潮勃兴、竞争日趋激烈等挑战。因此,在生产经营上,需要统一指挥,需要权威,否则就无法正常运行,这就要求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
我们必须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忠实地、创造性地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和培育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职工队伍,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社会主义企业必须以职工为主体,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活力的源泉。确立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全心全意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一条根本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
建厂13年来,党委一班人始终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讨论,在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企业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党委积极支持厂长依法行使生产经营指挥权,积极维护行政领导在企业管理中的权威,从没有出现过“中心”和“核心”之争,党政关系一直比较融洽。各级党政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仅完善了职代会制度,倡导开展职工自主管理活动,而且还制定了激励机制37条,充分调动了全厂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都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作为企业党组织来说,其政治核心地位是由我们党的性质、阶级基础和社会主义企业所肩负的任务决定的,不是因企业的某种机制的转换而可以随意改变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论企业的经营机制如何变,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能变。同样,我们不能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对立起来,认为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改变,企业的经营机制就不能转换。恰恰相反,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企业党组织对此负有重要责任。在这一问题上,企业党组织应该看得更远一点,态度更积极一点,工作更扎实一点,通过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使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进展得更快更好。
党委在深化改革中应着重做好人的思想观念转变的工作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内容,也是“三加强”优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尤其是这样。回顾我厂几年来,在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关头,党委始终站在改革的前列,不失时机地、经常地对全厂干部和职工进行改革的宣传教育,从而在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上实现了一系列的突破。一是破除“人多好办事”的旧观念,树立“精干高效”的新观念;二是破除“大而全”、“小而全”的旧观念,树立“社会化大协作”的新观念;三是破除“平均主义”的旧观念,树立打破“大锅饭”的新观念;四是破除“工人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旧观念,树立“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新观念;五是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旧观念,树立“无功就是过”,创世界一流水平的新观念;六是破除“老好人吃香”的旧观念,树立从严治厂的新观念;七是破除“坐等优惠,不思进取”的旧观念,树立“苦练内功,自我加压”的新观念;八是破除“怨天尤人,无所作为”的旧观念,树立“勇于竞争,勇挑重担”的新观念,等等。由于广大干部、职工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了一系列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坚持改革、深化改革的自觉性,从而使宝钢的管理体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科研体制改革、教培制度改革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顺利出台,稳步运行,不断深化,有力地推动宝钢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党的建设工作重心下移,是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的落脚点。要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做到“三加强”,企业党委必须在党的建设工作上向一线倾斜,实现重心下移。几年来我们逐渐形成了以党支部工作上等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目标管理体系;以党的基层建设10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体系;以“创先争优”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激励体系;以“三会一课”为主,依托党校、业余党校为辅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以党风监督岗、党内民主生活会为主要形式的监督体系,等等,使党的建设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从而使党组织增强了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经受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以及反“和平演变”等考验的能力,在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和“学曾乐、创一流”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