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阅读
  • 0回复

厂长经理答中外记者问企业界希望改革开放步子更大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01
第2版(两会新闻)
专栏:

厂长经理答中外记者问
企业界希望改革开放步子更大些
本报北京3月31日讯 记者龚达发、陈华报道:4位国营大型企业的人大代表,今天在“两会”新闻中心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他们是宝钢常务副厂长王佩洲、一汽厂长耿昭杰、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场副总经理陶佩芬。
企业界代表一致希望改革开放的步子更大一些。宝钢常务副厂长王佩洲说,宝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90年代发展要更快一点,一是要在已有年产670万吨钢的基础上,靠自我积累,到2000年形成1000万吨的年产量;二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到国外办跨国公司,合资开矿;变成钢材后再销到国际市场去。为实现这些宏伟目标,需要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市场调节,扩大企业自主权。
谈到如何改变目前汽车行业散、乱现象时,耿昭杰说,建立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是最有效的办法。这就是所谓的“大树底下无小草”。
有记者问,打破“三铁”后如何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张兴让说,破“三铁”是国营大中型企业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必由之路。既要积极又要慎重,不能一轰而起,要因厂制宜。富余人员安置要以厂内为主,不能都推到社会上去。他风趣地把他们厂安置富余人员的做法概括为“三先三后”:先建庙后请神,先砌灶后端锅,先摆盘后撤碗。打破“大锅饭”不是不让吃饭,而是为了吃得更好,因此,要先开辟新的生产门路,然后再精简富余人员。王佩洲介绍了宝钢安置富余人员的做法。4年来,宝钢从4万多人减为3.1万人,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减下的人一部分经过培训后,分配到社会上新建的工厂去;一部分人在厂内利用边角余料办工厂;一部分人兴办第三产业。
有记者问,中国的汽车工业如何走向国际市场?耿昭杰说,我国汽车出口难,但也不是出口无望。只要三大轿车基地在“八五”建成,并达到设计指标,我们就能在挑战面前赢得主动权。
四位厂长经理还回答了记者的其他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