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中国科学院新增选学部委员简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01
第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中国科学院新增选学部委员简介
黄克智
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固体力学家。1927年7月生。江西南昌人。1947年江西中正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1952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力学学报主编。主持了七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出博士19名,发表学术论文121篇、专著五部。作为第一获奖者,获十项国际、国家或部市级奖励。在断裂力学方面,对工程中重要的幂硬化材料提出新的裂纹尖端奇异场理论,解决了国际上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提供了新的结构缺陷评定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被选举为国际断裂学会副主席。在壳体理论方面,提出薄壳统一分类理论,发展了分解合成法与边界层二次近似理论,显著提高了壳体边界层解的精度。首创的换热器管板设计方法已颁为国家标准,比国际同类规范有重大技术性突破,在我国十二个部门和上千个单位应用,领先于法、美等工业国家的同类设计方法五年以上。
张滂
化学部学部委员。有机化学家。1917年8月生。江苏南京人。1942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多年致力于大学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的教学,多次组织、领导全国性有机化学教学、课程结构和学术活动,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有机化学人才。他着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为有机合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以天然产物为中心的合成,新型化合物和试剂的设计和合成,合成方法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独创性的成果。发现了若干新的反应,特别是关于苝醌的合成和取代的1.3—二甲氧基丙酮重排反应及其机制的阐明。
盛金章
地学部学部委员。古生物学家。1921年5月生。江苏靖江人。1946年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先后在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蜒类及二叠纪生物地层学研究,最早建立我国二叠纪蜒类化石带。以此为基础,解决了难以确切划分的二叠纪碳酸盐岩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为我国石炭——二叠系的分统、建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国际间海相二叠系的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成为国际古生物学界反映我国在蜒类学及二叠纪生物地层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他不断开展蜒类的深入研究,建立了自己的蜒类分类系统,广为国内地质古生物界所采用。80年代起,与赵金科等合作,综合研究我国上二叠统“长兴阶”及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争得将“长兴阶”列入国际年代地层柱、为争取将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选在我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钦俊德
生物学部学部委员。昆虫生理学家。一九一六年四月生。浙江安吉人。一九四○年东吴大学毕业。一九五○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获理科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昆虫生理学研究四十余年。创立我国第一个昆虫生理研究室。对昆虫营养生理的研究有不少贡献。早年通过对马铃薯甲虫的研究,揭示了昆虫与植物的生理关系。阐明了昆虫选择植物的理论。研究飞蝗、棉铃虫、粘虫等多种害虫的食性和营养及其对生长和生殖的影响。以昆虫天敌为对象,研究提出了七星瓢虫人工饲料的配制,添加保幼激素类似物,解决了利用人工饲料饲养的难题。首次成功地完成了不含昆虫物质的人工培养液,制成假卵饲养赤眼蜂获得较高的成虫羽化率,为生物防治作出了贡献。研究明确了东亚飞蝗卵期对环境适应的特点和浸水与耐干旱能力,为预测蝗害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白以龙
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力学家。1940年12月生。天津市人。196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现任该所研究员、副所长。在当代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若干基础前沿获创造性和系统性重大成果。他突破国际惯用的对变形局部化的经验描述,领先建立了热塑剪切方程及其演化等一系列开创性结论。被国外一些著名实验室证实,被认为是“典型模型”,至今一直被引用达百余次,并被称为“白氏模型”,“白氏判据”。他提出延性极限的不稳定性机理,阐明了长期未能解释的现象。他针对真实材料受载产生大量微损伤的难题,创立了亚微秒应力脉冲和微损伤统计演化模型,并用于我国导弹材料的研制。航天部门评价,这“对抗核加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白以龙任《中国科学》杂志副主编,美国A.M.R评论员,英国IJIE编委等。
窦国仁
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泥沙及河流动力学专家。1932年11月生。满族。辽宁北镇人。1956年苏联列宁格勒水运学院毕业后继续在该校读研究生,1959年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60年获技术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水利部、交通部、能源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他较全面系统地发展了泥沙运动理论;解决了全沙物理模型及二维全沙数学模型技术关键;解决了葛洲坝工程泥沙问题;创建了河床紊流随机理论,阐明了水流及减阻流结构和阻力规律。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7次部省级奖。负责的“七五”攻关“三峡变动回水区泥沙问题”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居国际领先。
傅家谟
地学部学部委员。地球化学与沉积学家。1933年7月生。湖南沅江人。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他是我国有机地球化学开创者,取得系统创新成就:论述海相碳酸盐岩生油理论与评价方法,提出南方海相地层找气为主、找油为辅的方针,主编国内外第一本碳酸盐岩有机地球化学专著;发展陆相生油理论,提出煤成油、膏盐相生油和未熟油重要新见解,主编第一本煤成烃地球化学专著。承担国家油气攻关课题和担任大庆等油田学术顾问,为我国油气勘探做出重大贡献。发现20多种新生物标志物,因学术水平突出,在英国皇家学会正式展出。发展金属有机地球化学与环境有机地球化学新领域,正主编第一本金属成矿有机地球化学专著。获国家级奖5项、部委级奖11项。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丁夏畦
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数学家。1928年5月生。195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丁夏畦的工作涉及偏微分方程、函数空间数论、数理统计、调和分析和数值分析等,在偏微分方程方面成就突出。他的混合型方程,椭圆组和间断解方面的工作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他在函数空间及其嵌入定理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找出和纠正了国外有关著作中的错误。他解决了强非线性变分问题,获中科院二等奖。他建立了Ba空间理论,特别是近年来丁夏畦等解决了等熵气流整体解中的著名数学难题,可以说是1860年Riemann的开创性工作以后理论上最重要的进展,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程熔时
化学部学部委员。高分子物理学家。1927年10月生。江苏宜兴人。1949年金陵大学化学系毕业。1951年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研究生毕业。现任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物理物化的研究。1952—1983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工作期间,致力于高分子分子表征的研究,为顺丁橡胶的工业化选型和聚合条件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1963年和1983年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对分子表征的基础——高分子溶液性质也同时作了多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的研究,提出一系列应用广泛的公式。1983年调至南京大学后扩大了研究领域,在稀、浓高分子溶液的转变和冰点降低的标度定则,交联网络结构的表征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特别在凝胶色谱方面,创立的分离扩展统一理论,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获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提出的绝对定量化原则,获得许多应用并拓宽到其它学科领域,用于长链支化高分子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1989年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黄葆同
化学部学部委员。高分子化学家。一九二一年五月生。上海市人。一九四四年中央大学毕业。一九四八年在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一九五二年在纽约布克林理工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他关于生漆结构、干燥机理的研究成果被誉为经典著作。乙丙橡胶新催化/活化体系提高效率五至六倍,获发明奖。多项聚合物落点以聚烯烃为组分的共混、嵌段、接枝合成,共混型热塑弹性体获专利;学科上以PE/NR为模型,对晶体/非晶性体系的相容性等作了研究。转向功能化,PE接枝PDMS增进耐磨性获专利。提出同时利用共晶和相互作用两个原理,设计增溶剂,以使聚烯烃/极性聚合物共混。探究共聚“异常”现象的机理、支链分布等基础问题;其非稳态扩散动力学对Ziegler—Natta非均相催化剂共聚机理提出了新的概念。
高镇同
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固体力学家。1928年11月生。江西都昌人。1950年天津北洋大学航空系毕业。1954年起在北京航空学院工作,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他创建了“疲劳统计学”这一分支学科。其创新内容如随机疲劳/断裂载荷谱、伪随机加速试验谱、疲劳试验统计分析、分散系数公式等,分别优于美国、英国、原苏联等国相应的通用方法,居世界领先地位。根据协同论观点,用马尔柯夫随机过程描述疲劳损伤,求得Fokker—Plank方程和Ito随机微分方程的封闭解。提出二维动态应力—强度干涉模型、二维断裂干涉模型和结构疲劳寿命可靠性模型,均属国际首创。建成现代化结构可靠性寿命评定的专家系统,已成功地用于歼击机、强击机、运输机等机种。曾获国家级奖2项,部级奖5项。
蒲富恪
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理论物理学家。1930年7月生。四川成都人。1952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60年在苏联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参与早期发展双时热力学格林函数理论中,首先用到磁性理论和非线性过程,得到磁化强度等高温和低温的统一结果。导出反映元素个性的稀土金属f—f间接交换作用的哈密顿量,得到新的赝偶极作用和各向异性来源。在天线理论中,建立了一个与原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完全等价的天线电流的一维二类Fredholm型积分方程,较之著名的Hallen方程有能描写端面辐射和非delta馈电等优点,并用于介质天线,求得数值解和部分解析解。在微磁学的研究中,超越前人线性近似,提出和解决了初始成畴问题(不预先假定成畴),否定屈模式等。在量子完全可积系统中建立了费米型量子反散射理论;证明重要的“弦假设”一般不对,一些重要理论需重新考虑;在国际上率先解决第一个二维量子完全可积模型—DSI系统。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