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阿斯旺揽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02
第7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阿斯旺揽胜
人民日报代表团
在埃及《金字塔报》的安排下,我们有机会访问了世界闻名的阿斯旺高坝。埃及地势南高北低,尼罗河从南向北流去,阿斯旺处于埃及南部,离开罗约879公里,乘飞机一个多小时便到了这个四季花香、风景如画的历史名城。在古代阿斯旺即是埃及、苏丹的贸易中心,北与埃及古都“宫殿之城”的卢克索为邻,南与苏丹的瓦迪哈勒法城接壤。尼罗河从苏丹流入埃及不远即进到一个两面为岩石的峡谷地带,形成“第一瀑布急滩”,阿斯旺高坝即建在这里。我们从阿斯旺市向南行6公里,就看到这一雄伟工程,如长虹卧波,拦腰截断了尼罗河的流水。坝高111米,基宽980米,顶宽40米,全长3830米。在坝的南面是一望无际的人造湖,碧波粼粼,浩如烟海,宽10公里,长达500公里,一直延伸到苏丹境内。埃及朋友称阿斯旺水库为“纳赛尔水库”。水库可蓄水1620亿立方米。在高坝东侧底下,6个隧洞倾吐出滚滚急流,水电站厂房就建在其上,如密网似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把电流从阿斯旺送往开罗和尼罗河三角洲的亚历山大等地。据说建筑高坝使用材料4300万立方米,相当于大金字塔17倍,可以说埃及人民用汗水筑起了现代的“金字塔”。
阿斯旺高坝的兴建是埃及人民的宿愿。埃及国土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但96%为沙漠。全国5000多万人口集中居住在沿尼罗河谷1000公里狭长地带和尼罗河三角洲3.5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由于年降雨量少,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主要靠尼罗河水的灌溉。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得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但尼罗河的流量反复无常,变化很大。历史记载,如1878年水量达到1510亿立方米,而1913年水量只有420亿立方米,每月每季都有变化,实测最大流量13500秒立米,实测最小流量275秒立米。水少则旱,水多又泛滥成灾。埃及人早在1000年前就提出在阿斯旺以南建造蓄水、防洪、灌溉兼用的水利工程方案,直到1902年才在阿斯旺建坝,但这个坝的水库库容只达50亿立方米,蓄水有限,不足以防洪,也不能满足灌溉之需。1952年埃及人民革命成功,推翻了法鲁克王朝,立即作出建造阿斯旺高坝的决定,1960年开始施工,1964年截流,1971年1月全部正式完成,时至今日已20余载。
我们在离高坝不远的阿斯旺水坝管理局大楼访问了塔希尔局长。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工程专家,担任局长已四年有余。知道我们是从中国来的,他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阿斯旺高坝运营状况。他摊开地图一边谈,一边指点着。他说,高坝建成之后,尼罗河水得到控制,有效地防止了旱涝灾害,得到灌溉之利。在70年代,数年洪水泛滥,1975年的洪水特别危险,如果没有高坝,下游水位将超过堤防最高防护水位一米以上,许多村庄及城市将被淹没。进入80年代,非洲持续大旱,给非洲人民造成重大灾难。在此期间,阿斯旺水库保证了埃及的生活和农业用水,粮食仍然增产。塔希尔局长指出,埃及有5400万人住在尼罗河谷,耕地750万费丹(1费丹等于6.3市亩),按照1959年埃及与苏丹分配水资源协定,埃及可用555亿立方米水,既便于常年灌溉,又可将作物改为二熟或三熟,增加农业产量。现水库存水910亿立方米,冬季每日放水7500万立方米,夏季每日放水2.4亿立方米,以供主要作物大米、棉花、甘蔗生长之用。高坝东侧的12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每年发电百亿千瓦小时,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3,成为全国的能源基地。建坝之后,下游河道下泄流量稳定,可全年通航。高坝水库水域面积大,水质良好,鱼类繁殖生长远比下游三角洲为快,现年捕鱼量达20万吨。阿斯旺高坝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新的景点,冬季每月游客7万人次,夏季每月1.5万人次。可以说,阿斯旺高坝建成以来,对埃及的防洪、抗旱、灌溉、航运、库区渔业生产以及发展旅游事业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效益。当时建设高坝及其附属工程,包括安装输电线路的费用,共约4.5亿埃镑,建成后两年之内就收回成本。
塔希尔局长对我们所提问题的回答直截了当。他说,建坝之后出现的问题首先是泥沙淤积,27年来共约淤积20亿立方米,这是世界性的难题,至今尚无良策。我们也正设法解决,例如增开溢洪道。从水库排出水的肥沃程度有所下降。由于气候干燥和高温,湖面面积辽阔、蒸发掉的水量每年约100亿立方米等等。建高坝后所出现的问题,有些是高坝必然带来的,有些是由于有关措施没有跟上,有的问题如水库可能引起地震等还有待于今后在实践中去考察。埃及政府认真对待出现的各种问题,已经和继续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克服和减缓。
我们所约谈话时间已过,告别塔希尔局长之后,参观了75米高的高坝纪念塔,此是为表彰原苏联援助埃及建坝而建的。泛舟纳赛尔水库,登上阿吉勒基亚岛,观看了被称为“尼罗河的珍珠”的菲莱神庙。阿斯旺高坝建成后,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这个神庙大部被水淹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援助下,把神庙从菲莱岛按原样搬迁到阿吉勒基亚岛,现神女无恙,英姿不减当年。埃及最著名的神庙之一建于公元前1200多年的阿布辛贝勒搬迁后也恢复了原貌。阿斯旺市有了很大发展,商店旅馆鳞次栉比,游人成群结队,熙熙攘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