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集美清明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06
第8版(副刊)
专栏:

集美清明情
张贤华
又是清明。
这里的清明,既没有唐人诗境里的斜风细雨、柳絮杏花,也没有清明上河图那般热闹中隐含几分凄凉的南宋汴梁桥上的动人情景。但是,直到今天,我对清明才有些许了解,才悟出我们祖先为什么安排这个活动,而且岁岁年年,绵延无尽。
风光旖旎的厦门集美中学“李林园”里,鲜花丛中庄严地耸立着英姿飒爽的青铜塑像,一位年轻女战士骑在飞奔嘶鸣的骏马上,举起手中枪,回手朝追击的敌人英勇还击。颇有才华的艺术家,不只用他的双手,而且倾注了全部心血与感情,为我们再现了抗日民族英雄、共产党员李林的光辉形象。
1940年4月26日,雁北抗日根据地的一次反围攻中,24岁的偏关游击队指挥员李林,率领队伍浴血奋战,掩护专署机关和群众转移,在极其险恶情况下,激励战士:“我们活着是战士。死,也要像个战士,绝不可玷污战士的称号。”她身负重伤,毙敌数名后,以身殉国,长眠在苦难的祖国大地上。
一个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归侨、北平民国大学学生,和一名优秀的抗日队伍指挥员之间,有着多么大的差异。这是一个飞跃,一个需要付出多少艰辛的汗水和惊人的毅力的飞跃。李林完成了这个飞跃。因为她心中有一种信仰,一种力量,那就是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奋起。
人民永远缅怀烈士的不朽功绩。雁北人民流着眼泪给她擦洗血迹,用洁白的布裹好遗体,埋葬在她战斗过的洪涛山边东石湖村,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而今,人们踏上花岗岩石阶,瞻仰先烈英姿时,强烈的感情不禁在胸中激荡,犹如大海波涛汹涌不已。
今天,在鲜花簇拥的李林铜像前,在悲壮的鼓乐声中,有千百张庄严而又神采奕奕的年轻侨生的脸孔,有千百道胸挂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无限景仰的目光。当然,更有众多赶来参加纪念活动的海外校友。我看见那位捐资兴建“李林园”的香港同胞,夫妻俩抬着花篮,一步一步地走到铜像前,轻轻放下,然后深深地三鞠躬。短暂的一瞬间,他们眼里闪过一道光亮,那不是晶莹的泪光,是心灵迸发的火花。
待到时近薄暮,天色晦暗下来,海风吹得很急,而且颇有几分寒意,而“李林园”中仍有不少专程从海外回来的校友流连不去,他们中间有知名的实业家、科学家、学者、教师、职员和船长。此刻,他们不仅为有这样的英雄校友感到自豪与骄傲,而且都在认真地思考,自己应该从烈士那里继承什么,自己能为中国的振兴做些什么。
海上的风一阵紧似一阵。“李林园”中仍然回响着整齐、明亮的歌声。无数高高举起的小拳头,还有激动人心的庄严誓言,都告诉我们:祖国未来是充满光明与希望的,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在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是呵,是呵,这是炎黄子孙奉献给祖国的一颗颗赤诚的心,这就是“心香一瓣”!令我费尽思量寻觅、探索的东西,终于找到了,看见了。这正是维系和沟通几代人精神的桥梁,使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得以世代相传。于是,我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清明,懂得了岁岁祭祀,不只是鲜花素裹、浓茶淡酒、一缕香烟、几片纸灰而已。
现在,我对清明有了些许了解,终于悟出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活动,而且岁岁年年,绵延无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