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奋争于强手之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08
第2版(经济)
专栏:通讯

奋争于强手之林
经过40年的市场磨练,我驻港澳保险机构日趋成熟壮大,有三家每年净保费收入已超过亿元
本报记者 施明慎
当今的港澳保险市场,强手如林。去年280多家保险公司中已有30多家被迫退出竞争。然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驻港澳的10家公司却在市场磨练中日趋成熟壮大,1991年保费收入共达12亿港元,比上年增长20%,超过当地其他同业的平均增长幅度。不久前,记者采访了这支为祖国争得荣誉,为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提供保障的队伍。
和祖国共命运
10家公司中资格最老的要首推成立于30年代中后期的太平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和中国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新中国成立后,两家公司毅然宣布接受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公司的领导。民安保险公司于1949年10月在香港注册开业,也是“三老”之一。这三家公司作为我港澳保险机构的骨干,并驾齐驱,自1986年以来均已跻身于每年净保费收入超亿元的香港10大保险公司行列。
几十年来,我国保险业务办办停停,几经反复,而海外保险机构的业务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一直坚持了下来,并在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总经理黄国础回忆道,50年代抗美援朝期间,为了鼓励商人冲破美国的封锁,冒扣押没收船只的危险支持祖国的正义行动,该公司与民安保险公司合作,承保了大量货运战争险业务。60年代,澳门当时没有实行强制性的劳工保险,工人的生老病死没有保障。该公司又以中下层劳工为对象,大力发展寿险业务,使港澳同胞倍感祖国的温暖。在短时间内,承保劳工达2000多人。目前,我国港澳保险机构的资产总额已近40亿港元,共有职工730多人。中国保险机构港澳管理处的于葆忠主任说,除极少数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是内地派去的,绝大多数高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均是本地人。
竞技场上的较量
在港澳地区诸多的保险公司中,英资占40%,美资、日资也占相当比例。面对这些拥有百年历史、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我海外保险公司扬长避短,一步步扩大着自己的市场。
发挥整体优势是我在海外的保险公司拓展业务的一项重要策略。早在60年代中期,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和保险联办处就提出“银保一家”的口号,开始了中资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密切合作。中银集团有300多个分支机构遍布港九、新界和澳门,客户投保、查询、缴费、索赔均可通过他们办理。这样,不仅大大地方便了投保人,促使保险业务成倍增长,也使银行获得了相应的保障和可观的收益。
“我们在这里办保险要随行就市,薄利多销。”中国保险公司澳门分公司总经理时国庆如是说。1990年该公司与另一家保险公司合作,积极参与澳门国际机场的建筑工程保险。他们根据客户需要,灵活地厘定费率,并尽可能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在夺标中成功地击败了一些国际上著名的保险公司和经纪人,从而争取到澳门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保险业务。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于1989年11月成立。在短时间内根据其他公司均出英文保单,而有相当多的香港市民不懂英文的情况,及时设计了中文保单,并根据一些市民既需要有较高的保障,又希望期满时能领回一笔现款的心理,推出了终身优惠分红等险种,吸引了一大批中下阶层保户。
中国再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锦明说,保险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但是世界上没有哪家公司可以独力承担所有的风险。于是为保险公司提供保障和分散危险的再保险业应运而生。如今,中国再保险(香港)公司的客户遍及港澳、东南亚乃至欧美国家。在香港中银大厦、美国的波音飞机的保险中,都有该公司的分保份额。
涉足陌生领域
1981年10月,由中国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澳门分公司、太平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民安保险公司以及中国再保险(香港)公司联合投资,成立了专门经营投资、股票、债券等业务的中国保联投资有限公司,以后又成立了新世纪证券(集团)有限公司,专门代客买卖证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和澳门分公司做的是寿险业务。从保费收进到给付出去一般要有数年甚至几十年的间隔。如何有效地运用资金就显得更加重要。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的目前经营状况看,投资回报率至少在8%以上,远远高于仅在3%至4%之间的银行存款利率。中国保险港澳机构管理处于葆忠主任说,保险投资效益越高,保户将来得到的保障就越大。我们的公司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提高投资水平是海外公司的新课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