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哈尼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08
第8版(副刊)
专栏:

哈尼情
陈迎宪
带着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联合创作的大型话剧《哈尼姑娘》,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赴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团先期来到了“娘家”——祖国西南边陲的红河州,来到了这片曾经给了他们以创作灵感和激情的红土高原。
“首都的大剧院来了,大艺术家来了!”消息不胫而走,奔走相告,争相购票。八场演出,上千人的剧场场场爆满。车站上,节日盛装的少先队员载歌载舞,列队相迎;街道上,挂起了巨幅标语,大幅广告;这一切,像那滚滚的红河水,激动着青艺的同志们。大家不顾4000公里的长途跋涉,一到红河,就投入了紧张的卸车、装台,最辛苦的是舞台工作队,比起北京,这里的舞台太简陋了,灯光不足,吊杆不够,装台的工作难度、劳动强度大大增加,大家一天三班连轴转,两天两夜中只休息几小时。首场演出时,大幕一拉开,舞台上出现了哈尼人世代居住的蘑菇房时,观众中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青艺的中年演员赵肖南在《哈尼姑娘》中饰演母亲米诺阿妈,这是一个勤劳、善良、刚强的哈尼族妇女的形象,赵肖南真挚质朴的表演,使许多哈尼族观众流下了眼泪,他们在米诺阿妈身上看到了哈尼母亲的坚韧伟大。演出团来到古城建水,剧中的生活原形,66岁的哈尼阿妈杨阿芬老人听说后,扔下平日照管的孙儿孙女,扔下正在翻建中的新房,只身一人,一大早乘公共汽车,400公里赶到建水,台上,那熟悉的哈尼山寨、梯田;哈尼族的服饰;还有那老人亲手编织的土布、亲自在乡里编织社订做的竹椅竹凳,不止一次的让老人落了泪。
短短的20天时间,青艺的同志们跋涉上万里,演出27场。在小龙潭煤矿,在个旧市工艺美术厂、在大屯乡、在云南锡业公司,走到哪里,哪里就一片欢声笑语,观众感谢他们给边疆带来了艺术的春天。
青艺的这次南疆红河之行,是一次多民族艺术工作者的愉快的合作。这里,有汉族编导、满族演员,有白族编舞、有彝族舞蹈家,更有哈尼族最优秀的刀王和铓王,《哈尼姑娘》中,哈尼族的祝酒歌唱出了哈尼人美好的心灵和哈尼人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那一句“斯巴杜”(哈尼语:喝酒)则把全剧的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斯巴杜”成了全体演出团各族同志表达心意的最简洁的话语,当演出团即将结束红河之行,当红河州的艺术家要和青艺的同志们分别时,彝族、哈尼族舞蹈家许雪梅、杨发妹跳起了本民族的“春之舞”,哈尼族的铓王豪爽的曹德发含着热泪,唱起了离别的酒歌。眼泪挂在脸颊,大家高高举杯“斯巴杜”!
斯巴杜!愿民族团结的艺术之花永远像哈尼人最喜爱的妥底玛依花那样美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