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愿戏曲电影回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09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愿戏曲电影回归
罗占领
某报刊载过一幅题为《巧儿“奶奶”老掉牙》的漫画:观众翘望的银幕之上,老得掉尽牙齿的刘巧儿仍在咿呀小唱。讽谏虽辛辣,但不免流露出苦涩和心酸。去年10月,保定第一工人文化宫举办“戏曲影片大联展”,在放映的近40部戏曲片中,竟没有一部1980年以后的“新产品”,痴迷的戏曲观众只能在重复品味《宝莲灯》、《桃李梅》、《穆桂英挂帅》这些被磨损得伤痕累累的旧片中去享受中国的传统艺术之美。
戏曲艺术乃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也一度是电影创作的重要内容。从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导演们充分调动电影的一切表现手段,弘扬戏曲艺术,产生了诸如《花为媒》、《梁祝》、《天仙配》、《七品芝麻官》、《白蛇传》、《升官记》等大批脍炙人口的电影佳作,为广大观众所称道。
近些年,当戏曲艺术的舞台表演失去许多观众的时候,银幕应该首当其冲地承担起替舞台夺回观众的责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1985年之后,电影与戏曲几乎“绝缘”了。这里面当然有戏曲艺术本身的责任,但也与电影工作者一味追求票房价值有关。洋洋数亿观众,欣赏层次和爱好自然形形色色。如今,电影失去了许多中老年观众,其诸多原因中,无戏曲电影难道不是其中之一么?
近年来,北影厂拍摄的豫剧《芙蓉女》和描写戏曲演员的纪录片《“九岁红”牛淑贤》可谓沉寂中两颗火星闪现。又闻北影厂欲将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钟馗》搬上银幕,令人不胜欣慰,唯愿这不是“心血来潮”之举,而是一个新的喜人的开端。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中文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