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面对万千晶亮的瞳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09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面对万千晶亮的瞳仁
胡爱玲
组织小学生看电影,是老师的职责之一。黑暗中满场晶亮的瞳仁全投向银幕,那是多么动人的场面。此时如银幕有知,也会同我一样感动的,也会同我一样,把全部爱心奉献给小朋友们的。
是呵!银幕没有使我们失望。瞧,那小羊倌把《鸡毛信》藏在老绵羊的大尾巴下,多机智;那《小兵张嘎》多嘎气多勇敢;那《红孩子》多可爱。还有那叫人又喜又急的《小蝌蚪找妈妈》,那顽强拚搏的《小鲤鱼跳龙门》,那出神入化的《大闹天宫》……小朋友们佩服、开心,不断地拍手。
哦!随着改革开放,彩色片越来越多了,银幕上的人物、风景、动物越来越漂亮了,故事也越来越多姿多变了。那快乐向上却又各不相同的《四个小伙伴》,那迷上航模、充满幻想的《小海》;那聪明友善无所不晓的《应声阿哥》,那揭开《红象》之谜的三个小朋友;那不同肤色新朋友同奏起的《小刺猬奏鸣曲》,还有后悔偷了《绿色钱包》的韩小元,在老师家长《心泉》浇灌下惭愧的小民。特别是《霹雳贝贝》、《娇娇小姐》真带劲儿,《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猴子捞月》……也是百看不厌的。每看过一部好故事片、动画片或长知识的科教片,学生在德智体上都要长一节。银幕真是老师的好帮手!有些以表现老师为主的影片,如《春晖》、《苗苗》、《泉水叮咚》等,老师看了有触动,同学们看了对老师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好事嘛!师生的心更靠近了。还有些喜剧片,孩子们也是喜爱的。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们能看懂的有趣影片越来越少了,还出现了标明“儿童不宜”的影片,至于未标明的儿童不宜的影片就更多了。有些影片,只听听片名:什么死呀醉呀血呀恋呀谋杀呀风流呀疯狂呀等等就叫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倒吸一口冷气。而且更让老师们面对那些晶亮的瞳仁不安的是,如今电视普及,这些不宜儿童的影片,在家庭中却无遮无拦,这就像一个只该吮吸母乳的婴儿被不断灌进烈酒,我不知道这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作为老师,我们呼吁:多给孩子们拍些好影片!(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敦化路小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