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亚太地区扩大基建投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0
第7版(国际)
专栏:

亚太地区扩大基建投资
王勤
进入90年代,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增强自身竞争力,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积极采取措施,制定了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这将成为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强劲推动力。
在亚太地区,亚洲“四小”的基建项目投资最为庞大,占总额的2/3以上。
东盟国家为了改善投资环境,也开始积极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马来西亚的第6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用于基建工程费用高达290亿美元,较上个五年计划的开支增长6成。该国正计划兴建两条南北高速公路,投资达12亿美元。近年经济迅速增长而又面临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泰国,未来数年间政府和私人财团已拟定总值达400亿美元的庞大投资项目。优先发展的基建项目包括兴建发电厂、发展架空铁路运输系统、扩建深水港等。印尼在制定新的五年计划中,作出庞大基建投资,以能源、公路设施、房屋及市镇发展为重点,耗资290亿美元。
为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亚太各国和地区积极采取各种鼓励政策,纷纷向外资开放基础设施部门。泰国政府通过税务优惠,鼓励私人财团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对所需机器设备减免进口税。马来西亚对基建项目提供土地使用、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便利。印尼改变过去能源、交通、通信只能由政府出资建造和经营的惯例,允许外资投资和经营,这一政策已获得西方跨国公司的积极回应。泰国东海岸发展计划正积极吸引外资,而其中以日本对基建项目的投资最大。
亚太地区大规模的基建投资热潮,对该地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将起巨大推动作用。首先是,基建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近几年,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出现了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妨碍增长的困境,而有些国家和地区处于经济增长放缓或呈现衰退,需要通过大型建设以刺激经济增长。据估算,90年代亚太地区基建投资的扩大,对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提高2%—4%不等。同时,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推进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助于增强各国和地区综合竞争力。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内部投资需求的扩大,势必减缓其资本和技术外流,从而影响地区内各国吸收的外资流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