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电子货币进万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1
第2版(经济)
专栏:

电子货币进万家
本报记者 施明慎
哪儿都可以取款
近日记者到杭州采访,发现不少人到商店买东西,身上却不带多少现金。
问究竟,一位逛商店的中年妇女爽快地回答:“钱带多了,担心遗失或被窃。现在城里储蓄所的电脑都联网了,有的还设了自动存取款机。取款很方便。看好了商品再取钱也不迟。”解放路一家百货商店的售货员介绍说:“前几天一位姑娘看中了一套高档服装,但手头现金不够。她马上去楼下储蓄所取钱,前后不过20分钟。”
如今,杭州各家银行的电脑覆盖面不断扩大,传统的现金结算、出差旅行“腰缠万贯”现象渐渐被信用卡、代发工资、通取通兑、自动存取款等现代金融服务手段所替代,“电子货币”已在这里呈现雏形。
牡丹卡受青睐“嘟……”号码为“763218”、专供杭州市民咨询牡丹卡业务的电话,一天到晚响个不停。在杭州市延安路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发行中心,领新卡、换旧卡的市民络绎不绝。今年以来,新卡发行量每月以千张递增。
杭州制氧机厂的一位职工告诉记者“牡丹卡很方便,主要拿它购物。有时在饭店请客,钱不够了,还可用这张卡透支几百元。”目前,牡丹信用卡在杭州的发行量已逾1.3万张,仅次于广州,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二,持卡消费频率达45%。
这么一张小卡,万一丢失被人冒领,怎么办?记者问同去的朋友。“使用信用卡要对笔迹和身份证,自动取款还要对上密码,若有人冒领很快就会被发觉。并且银行还和保险公司签了合同,我们领卡时就办了牡丹卡风险保险。”朋友显得相当放心。
发工资不给钱
每逢发薪日,杭州意达通讯电器公司、浙信实业公司等许多单位的职工拿到的不是装有现金的工资袋,而是一张细细长长的工资单。发工资不给钱,岂不是怪事?然而,这些职工们早已对此习惯了。原来,当月工资都通过工商银行存入职工的储蓄帐户了。如果需用现金,职工可凭活期存折或牡丹卡到任意一个储蓄所支取,也可凭自动存取款卡或牡丹卡让自动存取款机“吐”钱出来。
1988年4月,杭州工商银行西湖办事处在杭州饭店、黄龙饭店等单位试办代发工资业务。最初,职工们拿到工资单就往储蓄所跑。倒不是缺钱用,而是没看到钱,心里不踏实。久而久之,职工们发现存折上增加的工资数额与工资单相符,分文不少,就消除了顾虑。有些职工家属还要求自己单位领导和银行联系代发工资业务。连存钱都用不着跑银行,多省心啊!
第二汽车制造厂杭州分厂在余杭县,但工人多住在市区。其中有460多名退休工人,每月到厂里拿工资往返需一天时间。1990年底,工商银行在该厂开办了代发工资业务。从此住在市区的退休人员舍去了领工资的奔波之苦。一位退休职工高兴地说:“没想到老了,还能碰到这种好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