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中日友好源远流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1
第6版(国际)
专栏:日本通讯

“中日友好源远流长”
本报记者 孙东民
地处西日本地区的福冈,与我国大陆隔海相望,是西日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日本最先与中国交流的门户。
4月10日,江泽民总书记访日的最后一天来到福冈市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面临博多湾,前身是福冈亚洲太平洋博览会主题馆,是对外介绍福冈历史、国际交流史的场所。
江总书记一行来到博物馆,受到市长和横山馆长的热烈迎接。九州女子中学的学生组成的乐队奏起了中国的进行曲,市曙光幼儿园和高取幼儿园的约200名小朋友也挥动着两国国旗,与大人们一起列队欢迎中国贵宾。
博物馆的常设综合展厅是该馆的主要展厅。这里陈列着介绍博多(福冈地区)自古至今的历史资料,对外交流部分大都与中国有关,不管是受云南建筑风格影响的板付遗址草屋,还是汉魏的铜镜、遣唐使船、宋明贸易资料,置身其中,大有似曾相识之感。
江总书记来到一个严加保管的玻璃橱前。里面放着一方印章,这就是著名的“汉委奴国王”金印。《后汉书》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这方赠给福冈平原奴国的金印,于1784年在北九州博多湾正面的志贺岛上奇迹般地出土,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宝,是中日交流史上最早的物证。江总书记仔细地看了这方金印。参观结束时,江总书记为博物馆写下“中日友好,源远流长”的题词。
人类从历史中走来,听到了历史的回声。这个博物馆的实物和资料充分地展示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久远历史。从江总书记这次对日本的友好访问中人们切实感到,中日友好有着深厚的基础。
江总书记这次访日,是中日关系中的大事。钱其琛外长在谈到他的感想时说,江总书记这次对日本的访问,特点是广泛的接触,深入的交谈。的确,江总书记访日5天,总共96小时,安排30多场活动。朝野各界,旧友新知,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不管是东京还是地方,江总书记都与朋友们进行了热情的交往。在江总书记与日本领导人的会谈中,其特点是坦诚的,即气氛友好,又不回避问题,这反映了中日关系成熟的程度。在记者招待会上,江总书记用“风物长宜放眼量”来比喻发展中日关系,新闻界说这体现了处理中日关系需要顾全大局,面向未来,这是很有见地的。
日本舆论界用大量的篇幅报道了这次访问的情况,总书记的讲演和记者招待会的实况进行了转播;中国贵宾所到之处,都受到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长期与中国进行着友好交流的日本新制作座剧团,当得知总书记一行参观新宿御苑时,真山美保团长特地派出21名团员为中国贵宾唱起了中国歌曲助兴,表达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情意。
不少人士反映,他们对江泽民同志的印象是“为人亲和”。当江总书记在讲演会上谈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一百年不变时,许多人认为“这表现了中国领导人的气魄”。江总书记的访问,给日本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泽民总书记对日本的友好访问虽然短暂,但意义深远。人们强烈感到,在世界局势发生重大转折的今天,历史和现实都需要同处于亚洲的中日两国友好相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中日关系有许多话可说,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本报福冈4月1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