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美国人工林成活率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1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美国人工林成活率高
我国林业专家赴美考察发现,美国惠好林产品公司的人工林成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他们的经验主要是在人工林集约经营方面采取了十项有力措施:
一、注意选育优良树种。惠好公司在培育优良树种上,舍得下功夫、用本钱。他们在五十年代培育出第一代优良树种,生长量比原来提高百分之十二,已在该公司林地普遍使用;七十年代培育出第二代树种,生长量又比第一代提高百分之十五,也已部分推广。现正下功夫研究组织培养,以加速优良树种的繁育。
二、坚持培育壮苗。全部采用容器育苗,出圃前经过严格检验,弱株、残株一律剔除。
三、做好土壤分析。原始林采伐后,要对土壤进行分析,测定氮、磷、钾含量,作为施肥和选择树种的依据。
四、实行适地适树。根据地理条件,栽植不同的树种。南方的气温高,降雨多,主要种植生长快的火炬松,北方则以花旗松为主。
五、搞好整地。在造林之前,将地上的杂树杂草一律用火烧掉,增加土壤肥力,消灭病虫害,防止威胁幼树的生长。对低洼地,或筑畦,或开挖排水沟,防止雨季积水。
六、确定合理株树。花旗松每公顷栽种一千二百株,七至十年后进行非商业性的第一次疏伐,保留九百株;根据生长情况,在二十至二十五年时进行间伐,保留五百株;三十五至四十年成林后全伐。
七、实行人工栽植。为提高成活率,即使在平坦的林地上,也不用机械造林,一律实行人工栽植。
八、坚持合理施肥。北卡罗来纳州因土壤缺磷,植树时就要以磷肥作基肥。多数林地在造林时不施基肥,幼树时也不施肥。主要是因为如用飞机撒施肥料,在树木未郁闭前反而促使杂草生长。第一次施肥在二十年间伐之后,施什么肥,施多少,都根据土壤缺肥情况决定。以后每五年施肥一次,直至砍伐。
九、控制病虫害和防火。每个林区都设置专管人员,配有专用设备,对预防林火进行检查、宣传;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
十、做好对工人的技术培训,使其熟练地掌握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杨其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