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立足点要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1
第8版(副刊)
专栏:百家艺话

立足点要高
蔡国庆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声有如一阵旋风,在京、津、沪刮了起来。从票房状况和社会关注程度看,甚至超过了一些港台歌星。开始,我为此而深感诧异。虽说从前,我也听过他的演奏,对他所做的钢琴大众化、流行化的尝试有些领略,很是歆慕,但决没有想到,会在听众中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像我们这些歌手,现在要在体育馆登台,简直就是一种考验,能得到喝采的寥寥无几,而理查德·克莱德曼却偏偏选在这里。据说他在世界各地演出,每次都有不少要求,“听众不少于两万人”便是其一。这种自信来自他对自己独创的艺术的深刻理解。他不正是要把亿万人带入钢琴的世界中吗?偌大的体育馆竟被一架钢琴,这个过去只属于音乐厅、沙龙和客厅的专利品震慑住了,动听、优美、明白、朴实,潆洄流转,色彩缤纷,典雅华美和通俗平易形成了绝妙的交响。
像这类音乐,在西方,据说被有的人戏称为“厕所音乐”、“餐厅音乐”。因为在各种生活场合都能听到。其实,日常生活本身也需要音乐相伴,这可以使我们的饮食起居都富于情趣和美感。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应该既有艺术性很强的音乐,也要有通俗易懂的音乐,二者各具各的功能、地位,缺一不可。听众根据自己的文化素养、生活体验、审美情趣以及心境的不同,对二者或有所侧重,或兼容并收。从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成就中也可看出,这二者不但并存,还可相互汲取、补充。纯艺术的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互补,带来的效果一是普及了纯艺术的音乐;二是加重加深了流行音乐的蕴含;三是扩大了听众的视野,增加了听众的数量。虽然纯艺术的音乐追求的是自身技法的完美和境界的高远,而流行音乐则要考虑适合普通人的耳朵,注重如何流行,多少带有些商业性,但在形式上还是有许多可以融汇的地方的。
无论从事纯艺术的音乐或者从事流行的、大众化的音乐,创作者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是立足点要高,这包括作者和表演者。纯艺术的音乐,假若立足点低,也有可能成为庸俗之笔;大众音乐,只要立足点高,同样可以创作出艺术境界很美的作品。所以,艺术创作不在乎种类或形式,而在于立足点的高低,站得高,境界则不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