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漫画人像走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1
第8版(副刊)
专栏:

漫画人像走笔
江帆
这里介绍几幅外国漫画高手以不同的手法创作的外国名人漫像。我还专门搜集了这些名人和画面较为接近的照片附在一起,供读者对照欣赏漫画造型艺术的幽默情趣。
不久前,听说有一位女艺术家对漫画肖像持反感态度,她表示“不要给我画,这太丑了!”
“漫化”是否就等于“丑化”?也许出于职业的偏爱,至少我是不赞同的。当然,不可否认画丑了的漫画像是存在的,因为有些作者技巧功力差,还没有掌握和理解夸张和变形的基本要素,画出来的漫画像不能给人以美感,甚至可以说这还不能作为艺术。因为艺术本身只能是美的。
漫画肖像是很受人们欢迎的一种绘画形式,漫画人物当然不同于照片,也还不同于一般照相式的素描写生。漫画作者必须要掌握娴熟的造型技巧和较高的艺术修养进行变形夸张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谐谑有趣的漫画肖像。为了使漫画作品传神,要在实际造型的基础上,以冥想的形象思维去夸张变形,漫画肖像依据是具体人物的面部特征,包括对象的性格、职业、成就等全部特征。漫画造型不是重复再现对象,而是用漫画家的眼光去重新组织、安排以及比拟等手法塑造对象。因此,只有敢于取舍,而又对人物心领神会、观察方能入微。最近有位漂亮的电视女名人爱好漫画,约我为她画漫画像,说你怎么夸张都能接受。我欣然动笔,幻想能画出一幅出人意料的漫画形象。无奈我心有创作热情而功力不足,勾了两天始终没有找到感觉,只能以“黔驴技穷”而告终,退回照片,表示歉意。漫画除了造型的想象力,在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漫画中,还承担着表现对象,传达感情和画面节奏韵律等重要作用。线条的差异变化很微妙,决定漫画的形式美。下面介绍的这些漫像可看到作者运用线条的功夫。这些漫像大体可分为二种手法,一种着重在人物面部夸张变形,幅度较大,比如高仓健,而玛丽莲·梦露和索菲亚·罗兰则因抒情和浪漫的夸张手法而引人入趣。另一类如萧伯纳,他的许多剧作无情地进行揭露讽刺,漫画作者把他比拟为万箭齐发的胡子,其形其神,多么妙不可言;又如托尔斯泰,这位出身贵族,同情革命,晚年过着农民生活的伟大作家,其白发苍髯,好似可耕的土地,可谓恰如其神。我的这些看图解说也许多余,因为漫画中的幽默感最好还是让读者去意会。最后,我附带提一下,我所介绍和议论的肖像漫画主要是指以漫像来表达机智、诙谐、联想、善意的情趣,所以也可称为友谊漫画,至于涉及有关时事政治的讽刺性漫像不在此赘述。
(附图片)
索菲亚·罗兰
姆拉蒂埃 里考尔莫尔索斯奈(法国)
列·托尔斯泰
卡扬·基博(匈牙利)
玛丽莲·梦露
姆拉蒂埃 里考尔莫尔索斯奈(法国)
萧伯纳
佚名(德国)
高仓健
土井宏之(日本)
帕瓦罗蒂
大卫·勒文(美国)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珂佛罗皮斯(美国)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佚名(德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