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老班长”袁瑞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当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党委书记征文

“老班长”袁瑞新
李志成李学明陈仕芳
被列入全国“十大钢厂”之一的唐山钢铁公司,“七五”期间共实现利税14.2亿元,比“六五”期间增长了85.29%。在“八五”的第二年,又加快改革的步子,向更高的目标冲刺。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唐钢5万多名职工汇成强大“凝聚力”创造的。其中也饱含着公司党委书记袁瑞新的心血和汗水,他以一个“老班长”的身份,得到了唐钢人的尊敬和爱戴。
“责任田”总的说是一块
1985年,袁瑞新由唐钢经理改任党委书记。恰在这一年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的地位怎样摆?党委的作用怎么发挥?有些人疑惑、仿徨。袁瑞新却道出了令人茅塞顿开的话,他说,“关键是领导干部的素质问题,只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能拧成一股劲。”有人找他说,当书记可以松口气了,种好自己“责任田”就行。他却说:“责任田”总的说是一块,那就是把企业搞好,提高经济效益。他和经理田锡恩原是上下级关系,为了保证经理放手行使权力,他在工作上主动为经理排忧解难。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唐钢“七五”改扩建总体规划开始实施。袁瑞新接受经理委托,担起老厂区生产经营任务,以保证经理能够全身心抓好改扩建重点工程建设。经过3年艰苦奋战,改扩建工程提前一年全面完成,老厂区生产也连上台阶,四度夺得全省第一利税大户。就在这3年里,唐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并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国家一级企业等光荣称号。从1985年到1991年,唐钢及其二级厂矿仅获全国先进称号达30多个,部、省级先进称号已超过100多项。袁瑞新本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北省劳动模范。
做出样子
袁瑞新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他从1981年走上领导岗位以来,就给自己制定了“四不特殊”的标准。即:政治上不特殊,坚持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小组的民主评议和鉴定;生活上不特殊,坚持到职工食堂买饭,不乘专车上下班;待遇上不特殊,与班子成员一道拿职工的平均奖;在家庭成员和亲属问题上不特殊,决不利用职务优亲厚友。
他今年已是60岁的人了,地震中失去妻子和儿女,现在的妻子又患有尿毒症。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即使去几公里外的医院看望患病的妻子,也是下班后骑车前往,第二天早7点准时到厂。在“老班长”的带动下,唐钢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身体特殊的乘交通车上下班,都照章交费。
1988年,唐钢已连续3年夺得河北省第一利税大户,大幅度超额完成国家财政税收上缴任务和承包任务。省委、省政府给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一万元承包奖。唐钢的领导们觉得应该用这笔钱为职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最后还是由袁瑞新和田锡恩想出了个好主意,买个大石英钟挂在大门口,与职工在争时间、抢速度上共勉。几年来,唐钢的领导班子应得的承包奖何止这一万元,可是袁瑞新等领导却没要分文,全部用在了公益事业上。
工人的“信任票”
1990年底,因市场疲软,唐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党委及时组织了以“国家有困难,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办?”为主题的大讨论。公司决定向5万名职工短期无息借款,人均200元。并申明,真有困难的可以不交。号召一发出,全公司党员、群众积极响应。仅3天,就借款集资1032万元,超交利润32万元。这一年上缴利税比历史上最高的1989年还提高了18%。袁瑞新感慨地说:“这是工厂的主人对我们投的信任票啊!”
这无价的“信任票”,正是唐钢5万多名职工“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展现!正是这种力量,使唐钢在1991年冲出了低谷,当年实现利税31106万元,比1990年增长62.49%,今年前两个月,生产连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利税达7168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