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德国右翼政党为何势力大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2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德国右翼政党为何势力大增
本报记者 徐步青
4月5日,德国巴符州、石荷州举行了四年一度的州议会选举,德国最大两个政党社民党和基民盟遭到右翼政党严重挑战,得票率大幅度下降,而右翼党——共和党和德国人民联盟一跃成为两州议会中的第三大党。这两次地方选举的结果引起此间舆论的广泛注意,德国报纸以显著位置和“震惊”、“政治地震”等大字标题作了报道。
在德国巴符州的选举中,执政党基民盟失去绝对多数,只获39.6%,为32年来最糟糕的结果;社民党获29.4%;自民党5.9%;共和党10.9%。在石荷州社民党得票接近多数,获票46.2%,基民盟获33.8%,自民党5.6%,德国人民联盟6.3%。
德国共和党和德国人民联盟都属于极右政党。在移民问题上,他们有强烈排外倾向;在外交上,反对承认德波条约。作为成立不久的极右党为何能势力大增呢?这里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移民问题是在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二次大战结束以后,随着德国经济复兴,德国对国外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自德国统一和欧洲局势发生剧变以来,德国的移民继续增多。据统计,目前德国外来移民约500万,其中20多万属于避难者,仅今年3月份就有3.5万人来德国寻求政治避难。移民的大量增加,给德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一定的冲击。一些人认为,就业、住房紧张及带来的其它社会问题,主要是因为移民浪潮引起的,因此主张修改基本法中的有关避难条款。然而在是否修改基本法避难条款问题上,各政党之间和各政党内部争论较大,意见不一,所以至今未能解决此问题。德国右翼党正是利用人们对外籍人增多的担忧,煽动种族主义情绪,从而使这些选民转向共和党和德国人民联盟。
其次,德国经济出现的种种衰退征兆也是部分选民转向极右党的一个因素。德国统一后,政府颁布了每年超过1000亿马克的重建方案,但东部的经济依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困难,水电、房租、邮政等费用大幅度上涨,失业人数达122万。德国经济部提出,为了东部经济发展的需求,还再增加20亿马克,然而现在联邦政府已负债1.5万亿马克。因此,德国经济和财政部呼吁各界厉行节约,并准备考虑削减一些社会福利开支,只有这样才能阻止国家财政赤字上涨。德国西部经济问题也不少。经济发展明显放慢,估计今年增长速度将不超过1.5%,失业人数达177万,通货膨胀率3月份已达4.7%。要让西部人少拿工资,少放假,延长工作时间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基民盟、反对党社民党都未能拿出有力措施解决经济问题,因而一些选民临时投了极右党的票。
德国极右政党的崛起,无疑给德国政局带来一些影响。执政党的地位已被削弱,同时也将打破原有的政治格局。目前,基民盟和社民党都表示不愿和极右党联合,但右翼政党势力的增大毕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因素。
(本报波恩4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