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飞鸽”落地又重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3
第2版(经济)
专栏:中国质量万里行

“飞鸽”落地又重飞
“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 姬乃甫 夏林
3月2日,天津自行车厂厂长汤泽生来到中国消费者协会用户投诉办公室,他询问现在还有多少投诉“飞鸽”牌自行车质量的来信。这个办公室的人查看了用户投诉记录后笑着回答说,已有两年时间没有接到涉及“飞鸽”车的投诉了。汤泽生心里踏实点了。
人们还记得,风靡全国几十年的名牌货“飞鸽”自行车,1987年因质量严重下降而几乎毁于一旦。据当时有关方面的统计,北京地区自行车质量问题的投诉中,80%涉及“飞鸽”车。一时间报纸“曝光”,市场滞销,“飞鸽”落地,大量积压,弄得天津自行车厂难以维持,8000名职工心急如焚。
惨痛的教训,使天津自行车厂再也不敢拿质量开玩笑了。他们一项一项检查质量问题出在哪里,一项一项加以恢复、改进、提高,决心造出比原来产品畅销时质量更高的自行车,让“飞鸽”重新起飞,飞得更高。他们在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引进更新上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在自行车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材料改制车间,为提高车架焊管的质量,他们花80万美元从日本引进了一条高频焊管生产线,技术水平属世界先进。汤泽生厂长说:“电脑代替了人脑,产品质量就不再受操作工人主观情绪好坏的影响了。”这套设备的工作原理,是用高频率磁场引起钢材内部分子运动,靠摩擦生热达到1300度的焊接温度,并能自动检测质量。现在每年生产的300万辆“飞鸽”车,全部使用高频焊接的钢管,保证焊接质量达到百分之百合格。
天津自行车厂从速度型向质量、品种、效益型的转变,使“飞鸽”车容貌一新:1991年他们开发新产品22个,新型自行车产量达到14万辆,其中60%是高附加值的山地车、运动车、变速车,深受北到哈尔滨、南至广州的用户欢迎,全年产销率达到101.83%,虽然产量比1990年减少22万辆,实现利税却增长16.93%,经济效益反倒高了。从1990年开始,“飞鸽”远翔重洋,高档山地车第一回批量进入对日用品质量格外挑剔的美国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