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靠科学才有希望——为《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发表而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3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靠科学才有希望
——为《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发表而作
最近,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这是关系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纲领》突出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总结了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成就、经验和教训,分析了我国面临的形势、国情和现状,阐明了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政策和发展重点。《纲领》是指导我国今后10年到30年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不仅科技战线的同志应当重视这个《纲领》,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应当认真学习、研究并贯彻执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再次强调指出:加快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思想,进一步增强科技观念,把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当作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纲领》在总结以往的教训时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未能始终一贯地把促进科技进步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我们再也不可以有这种失误了。
本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进入了科技革命的新时代。特别是近一二十年,飞跃发展的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谁落伍,就要挨打,甚至被强者制服。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过程中的历史性变化,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命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政治、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教育的竞争。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发展高科技,力图凭借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抢占科技的制高点,以维护其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并以此为重要手段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控制、封锁的目的。一些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国家,无一不是在高度重视发展科技的基础上实现其经济的高速发展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短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些成就的取得,离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不可能的。
国际国内的事实都说明,要发展自己,就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还有不到10年的时间,我们要实现国民经济再翻一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缩短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进而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使科学技术在90年代得到更快的发展,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舍此没有其他途径。
把科技搞上去,要靠改革开放。在我国总体改革加快的形势下,科技体制改革也要加快。从解放“第一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科技体制改革的步子应当迈得更大一些。评价科技体制改革措施的成败得失,应当看它是否有利于出人才、出成果,是否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总之,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科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科技同经济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新体制,推动国民经济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科技真正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火车头。
《纲领》在总结以往的教训时指出:“经济发展缺乏依靠科技进步的机制与内在动力,科技发展缺乏面向经济建设的活力,大量技术成果未能转化为生产力,造成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脱节,未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潜力。”我们进行的改革,就是要建立这种“机制”,产生“动力”,增强“活力”,发挥“潜力”。要进一步扩大科技的对外开放,力争全方位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世界性伟业,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交换信息、交流人才,才能取得迅速的发展。自我封闭只会窒息自己。要继续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之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也要勇于把我们的科技成果和产品拿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通过这种双向的交流,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发展科学技术,要靠科技人才。各部门各地方的党政领导要提高对科技人才重要性的认识,要给予极大的重视和支持。要在全社会继续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重视开发人才资源,在提高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同时,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并为科技发展创造稳定的、充分民主和学术自由的环境,采取切实措施鼓励科技人员为实现四化建功立业。
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攀登现代科学技术高峰,是中国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荣历史使命。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科技工作者,都要充分认识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严峻性、紧迫性,面向经济建设的实际,选定自己的战略目标,发挥自己的优势,下定决心,苦战攻关。过去,老一代科学家在我国经济困难的条件下奋发图强,搞出了“两弹一星”和一批高科技成果,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成就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在现代科技领域也占有光荣的一席之地。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进行科学研究的条件比当年好得多。我们相信,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一定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条件,以老一代科学家为榜样,不负历史的重托,向更高、更新的科技领域进军。
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过光照世界的古代科技成就。但是,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反动政权的腐败,我们落伍了。从最先“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魏源、林则徐,到“五·四”运动力倡“科学”“民主”的一代英华,他们“科学救国”的宏愿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付之东流。只有在今天,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中国的科技事业才有了大展宏图的条件和希望。在人类社会迎接世纪之交的年代,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在这挑战与机会并存的历史关头,时代呼唤着科学,人民呼唤着科学。让我们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高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亲手建设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明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