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一棵果树赚台风扇一亩果园赚台彩电”江苏造林效益为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4
第2版(经济)
专栏:

“一棵果树赚台风扇一亩果园赚台彩电”
江苏造林效益为上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袁养和报道:“一棵水杉生长10年至15年,可以卖100多元钱,15棵树的收入就可以解决一个村干部一年的报酬。”这是江苏省副省长凌启鸿最近在苏北调查时,给农民算的一笔帐。注重经济效益,提高绿化质量,给江苏省群众性植树造林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
近几年,江苏各地在植树造林中涌现出一大批经济效益显著的单位。被誉为“银杏之乡”的泰兴县,近年来仅白果生产一项,年收入就达6000多万元,收入万元以上的农民有800多户。到目前为止,这个县已拥有银杏树101万棵,白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丰县岳庄乡杨集村靠果树致富,连续每年果品产量达250多万公斤,人均收入1800多元。“一棵果树赚来一台电风扇,一亩果园赚回一台大彩电”,农民种果树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江苏省委和省政府抓住这些典型,反复宣传,从而使各级领导懂得了,要使植树造林成为群众自觉的行动,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从这一点出发,各地在植树造林中都注意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规划,形成自己的特色。
经济效益的提高,调动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现在,江苏省的商品林基地初具规模,速生用材林已有53万亩,果园面积由10年前的40多万亩发展到190多万亩,桑田面积也比10年前扩大了一倍。全省已有一半以上市县建成了平原绿化市县。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