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关心群众切身利益濮阳市办五件实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关心群众切身利益
濮阳市办五件实事
本报讯 近几年来,河南省濮阳市委、市政府力戒空谈,真抓实干。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他们一件一件抓,一项一项落实,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
——治理背河洼地。濮阳市所辖五县一区,沿黄贫困地区面积和人口均占全市1/4。由于槽高滩低堤根洼,沿黄河一带被称为“背河洼地”。这里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见种不见收,年年闹饥荒,涝、旱、碱三大灾害严重影响70多万农民脱贫。市委、市政府拨出资金,动员15万人治理背河洼地。他们挖渠打井,开荒改土。经过3年苦战,扩大灌溉面积21万亩,排涝面积300平方公里,使50万亩低产田得到了改造。昔日碱花茫茫的盐碱地,如今变成了“稻谷香”。
——改造厕所。濮阳市委、市政府把改造厕所当作造福群众的一件大事来抓,集中力量和资金,发动群众进行厕所改造。目前,已有23万户农民用上了卫生厕所,占全市农户的43%。
——消灭乡镇卫生院危房。濮阳市所属的乡镇卫生院,大部分是1958年建起来的,其中危房面积占24%,既影响业务的开展,又危及病人的安全。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进行了彻底改造,一年内就新建和改建病房32000平方米,使乡镇卫生院的危房全部得到整治。
——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为改变农村卫生事业落后的局面,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濮阳市在全市普遍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开展了乡村联办、村办村管、预防保健集资医疗等多种形式的卫生保健工作,使全市村办卫生所覆盖率达到96.5%。
——卫生改水。濮阳市委、市政府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协调社会力量,动员群众开展农村卫生改水工作。到1991年底,全市卫生改水累计受益人口达26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6.8%,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为52.35%。
(翟启运 戴钦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