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天然椰子汁何以名扬四方?重奖之下出了“名牌”海口罐头厂六年开发新产品三十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5
第2版(经济)
专栏:

天然椰子汁何以名扬四方?
重奖之下出了“名牌”
海口罐头厂六年开发新产品三十个
本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风靡市场的天然椰子汁使海口罐头厂名扬四方,也给它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很多消费者都知道天然椰子汁是世界首创,国宴饮料,但鲜有人知这种名牌饮料是怎样研制出来的。
1986年,上任不久的海口罐头厂厂长王光兴在职工大会上一语惊人:“全厂人,不论是谁,只要把椰子奶搞出来,奖51厘米彩电3台!”一席话说得职工们坐不住了。椰子奶的开发是饮料界专家们的夙愿。近年来,东南亚一些盛产椰子的国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但一直攻不下关键的技术难题。海罐厂也已苦战10多年了。王光兴发话后,厂里很快自发组成了3个攻关小组。终于在1987年夏,由厂科研所所长郑子龙牵头的小组研制成功。3台彩电当即兑现,厂里每年还按纯利润的3%给他们发新产品开发效益奖。
1986年王光兴来到亏损700多万元的海罐厂当厂长时,发现工厂不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人员没有积极性。26个老技术人员走了20个,一位老技术员曾为厂里开发出“陈皮鸭”等知名度很高的罐头产品,可不但不受重用,还受排挤,他终于辞职而去。王光兴认为,改变这种情况要从改革分配制度、解决脑体倒挂入手。海罐厂从1986年起实行了开发新产品的两种奖励办法:一是鼓励奖,凡开发的新产品,经鉴定可投产的,发给一次性奖励3000—5000元;二是效益奖,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奖给所得纯利润总额的3—5%,直至产品被淘汰。
“二奖”办法实施6年来,海罐厂共开发新产品30个,新增产值2.1亿元,创税利3500万元,有39名有功人员获奖50多万元。同时,还吸引了上海、成都等地的数十名科技人员来厂工作。
在建立重奖的激励机制的同时,海口罐头厂着力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对“一旧(旧体制)三铁”进行大胆改革,使工厂从濒临破产的低谷走出,1991年5项经济指标(税利、产量、现价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出口合格率)在全国同行业201家罐头厂中位列第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