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中国举办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40多个国家地区人士聚会北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4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举办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
40多个国家地区人士聚会北京
本报北京4月12日讯 记者张志业报道:中国迄今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有关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今天在北京开幕。来自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界律师、学者、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等360多人,同中国同行60多人,共聚一堂,讨论共同关心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问题,探讨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在这一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今年恰逢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AIPPI)中国分会成立10周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AIPPI中国分会会长任建新在致词中向各国同行表示欢迎。他认为这次会议是在中国知识产权制度日趋完善,尤其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初步健全,中国已经成为当代保护知识产权国际社会中重要一员的情况下召开的,因此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局局长高卢麟、商标局局长李继忠、版权局副局长沈仁干、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费宗祎等向各国代表分别介绍了中国现行专利法的基本特点、中国商标法修订的意向、中国版权保护现状、法院有关审理此类案件的程序等有关问题。种种情况显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正在出现举世瞩目的积极变化。截至1991年底,中国专利局共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217383件,其中国外专利占16%,仅去年一年专利申请量突破5万件,为1985年的3.47倍;1991年中国商标局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67601件,比上一年增长18%;中国近年来连续查处一批商标假冒、侵权案件,已获中外知识产权界的好评;中国在颁布了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计算机保护条例后,其他配套法规正在积极拟定。
长期关注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德国亨茨·高达博士、美国律师查理·米勒、日本日中专利交流中心代表中岛敏等在发言中对中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很感兴趣。亨茨·高达作为一个代理过许多专利申请的外国人,认为中国不仅迅速、有效地使其专利制度从无到有,而且建立了专利代理体系,涉外专利代理机构既内行又富有经验地为外国人服务,使中国专利法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他称中国加入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是一个重大事件。他称,中国商标制度是成功的,中国商标法给予商标持有人的保护是明显有效的。
这次为期两天的讨论会是由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主办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