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面对恢宏的时代命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6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面对恢宏的时代命题
张同吾
文学怎样反映和表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时代风貌,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题材选择和艺术选择,而是作为深刻的时代命题摆在作家和诗人的面前。
改革开放是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历史变革,也是时代机运和历史必然,它从物质到精神,从观念到情感,涵盖之宽广,浸透之细微,也许是我们难以预料的,它将像大潮奔涌,以惊涛裂岸之势震撼着墨守成规的种种观念,也必然像细雨,以纤尘之微浸润着人的灵魂,在江河倾泻之中,又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着人的精神风貌、心理素质、价值观念乃至文化积淀。因此,有着时代责任感与艺术使命感的作家和诗人们,都该面对着深刻而宏大的时代命题,进行深入的艺术开拓,让自己的作品中流动着时代命脉。诚然,报告文学的文本和形式,更便于及时地具体地反映时代风貌,小说和戏剧、散文和诗歌,同样应该反映出历史的主潮与时代的精神命脉。这样,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才可能构成民族情绪的历史。
除了报告文学之外,诗歌作为抒情的语言艺术,自然带有强烈的意绪性与主观色彩,它很难像叙事文学那样具体地逼真地翔实地反映改革开放,从近年创作情况来看,各种艺术风格的诗都有佳作。但从总体来看,还是有明显缺憾的,仅就反映时代主潮和改革开放的作品看,缺憾有如下几点:其一,是表象和肤浅,泥实和做作;其二,在贴近社会生活,讴歌时代精神的作品中,往往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还比较平淡,在构思和语言上还比较粗糙,有的貌似有庞大的艺术建构,却没有坚实而新颖的思想立柱来支撑;其三,在语言上盲目追求一种所谓“现代感”,不管是表现怎样严肃而深邃的情境,一律用一种轻松、诙谐甚至是调侃的语势来表现。艺术上的套式化类型化说明诗人思想上的平庸。我们不能躲避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时代对诗人和诗的选择是严峻的,淘汰也是无情的。不管是长篇巨制,还是尺素风情;不管是大江东去,还是小桥流水;不管是雷霆万钧,还是细雨轻风,都该是对时代精神与美学趋向的诗化凝聚。这样,我们的诗歌才无愧于时代的期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