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实干涌新潮——珠江三角洲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7
第1版(要闻)
专栏:

实干涌新潮
——珠江三角洲纪行
本报记者 梁兆明
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已定。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广东省干部群众,把握时机,奋力实干。经济建设在南粤大地再起高潮。
记者近日在珠江三角洲走访9市2县,很难在办公室找到党政领导。来到顺德县,侥幸遇上县委书记何敏和。他劈头一句就说:“大好机遇面前,机不可失,谁还坐得住办公室!”当记者想索取些文件资料看看时,他递过来的是一本《顺德——改革开放之花》介绍全县改革开放成就的彩色画册,风趣地说:“我们县是没有多少文件材料可看的,如果说有,就是这本彩色画册。图文并茂,应酬潮水般涌来参观考察的人们,也靠它了。”
据全省各地反映,省委、省政府作出每一个部署,很快就落到实处。前不久,省政府确定广东今年的重点建设工程36项,布点地区随即就落实,已在建的全速推进。
这批重点建设工程,包括两个规模巨大的电厂工程、50万伏核电输出工程、汕头海湾大桥、广州电信枢纽、广州—福州光缆工程等。在广(州)汕(头)铁路建设的主战场,记者看到“钢龙”已越过惠州市境内的东江,向着粤东山区挺进。沿线的梅州、汕头等市,也着手开辟新战场,雄心勃勃地把计划5年建成的铁路提前贯通。
另一浩大工程广(州)汕(头)公路的改造,经过这段时间的日夜施工,大部分路段相继告竣。近500公里的长途公路线,可望今年变成坦途,横贯东翼。
珠海西区、横琴岛和惠州大亚湾、广州南沙,是90年代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区域。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个部署才1个多月,这4个区域的开发建设已成燎原之势。
方圆54平方公里的广州南沙开发区,25.5公里海岸线,可谓日新月异,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客运码头和联检大楼才竣工交付使用,深水港码头和设有21个货柜泊位的货柜车联检场又快要告竣。陆上一批商业、住宅楼宇相继竣工,2000门程控电话和日供水量为3万立方米的供水工程,已经全部开通投入使用。这边的高新科技产业加工区作好“三通一平”,开始兴建厂房;那边6平方公里的“保税群”,又在大兴土木营建保税工厂和仓库。一个集交通枢纽、对外开放港口、工业加工、转口贸易和旅游业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滨新城,开始出现在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
这个实干气势,目前已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蔓延到东西两翼沿海、西江走廊。山区腹地也动起来了。粤北山区靖远市刚建立起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扶贫经济技术开发区又在粤东山区河源市崛起。中外客商看好山区腹地,已经产生“筑巢引凤”效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