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百万职工参加“工业品发展战略大讨论”找差距上海决意重建优势夺回声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7
第2版(经济)
专栏:

百万职工参加“工业品发展战略大讨论”找差距
上海决意重建优势夺回声誉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李正华报道:有史以来上海第一次大规模展开的“工业产品发展战略大讨论”,围绕上海工业发展重点,抓对比,找差距,破“稳”革“惰”,不仅明确了“八五”产品的调整目标,而且解放了思想,振奋了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改革意识。
这次大讨论是从去年底由上海市经委发起的,全市百万职工参加了讨论,今年初结束。上海所以要展开这次大讨论,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上海工业战线开发了一大批新产品,一批新的支柱行业已经或正在形成,工业结构和产品出口结构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但近几年来,上海工业正面临着国内外市场严峻的挑战。有一批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已明显地失去了优势,市场占有率下降;新的支柱行业和“拳头”产品发展不快;新产品技术水平高的项目比重不高;调整产品结构步伐不快。90年代上海工业要振兴,就必须使工业部门和企业领导解放思想,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树立重建上海工业优势的决心和信心。
10年前,上海包装工业无论是纸品、塑料、玻璃、金属制品,还是包装印刷,在全国独居鳌头。而去年“第三届华东包装装潢设计大奖赛”上,上海的包装竟沦为“倒数第一”。更让人痛心的是,上海产品因包装不善,每年造成上亿元的经济损失,单出口商品损失就高达440万美元。讨论中装潢设计人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上海货外观的落后,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是反映了上海人思想观念的陈旧。
上海饼干行业揭露的问题更引人深思。上海饼干过去一直为全国消费者称道,但近年来却被广东饼干逼得“走投无路”,连上海市场也难保一席之地。有人曾以为广东是沾了引进设备多的光,可细一了解,原来广东一些厂用的竟是上海一厂家生产的饼干生产线。对照广东,他们找出了上海食品的差距,就在一个“老”字:老思想、老品种、老包装、老装备、老的销售办法,最后从老大自居变老大落后。收录机行业找到落后的原因是一个“惰”字,惰性作怪,眼高手低,高档收录机拿不出,低档收录机不愿做,结果上海市场被“进口货”、“南方货”所占领。上海手表行业认为,手表款式落后,主要是精神上缺乏一个“创”字,满足现状。
大讨论激发了一种“夺回声誉”的竞争意识。上海食品行业调整原订目标,确定前三年重点抓好饼干、糖果、巧克力、罐头等8个产品升级升档,快速形成速冻食品、天然饮料、中西式特色点心、各类酵母等8个新的拳头产品;后两年重点抓好高新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开发一批新门类产品,如生物系列食品,基础原料和儿童食品等;同时,他们提出冲破思想禁区,勇于闯入第三产业开设联营或合资的咖啡馆、快餐厅、自选商场、酒楼饭店等,以加速食品工业走向市场的步伐。电子行业也提出,重点抓好大屏幕彩电、高档组合音响、摄录一体化产品、大容量冰箱和节能型空调器等“五大产品”和“十小产品”的发展,要上水平,上品种,上质量,上配套,上规模。家电、日用五金、服装、计算机、电站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等行业的同志,改变过去等上级布置、向上面要产品、伸手要政策的精神状态,积极制订加强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的规划。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