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埃特纳火山爆发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7
第7版(国际)
专栏:特写

埃特纳火山爆发之后
本报记者 史克栋
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北部的埃特纳火山去年12月14日再次爆发,海拔2450米处一个火山口喷出的熔岩顺山而下,近4个月来平均每天喷出岩浆约100万立方米,岩浆流以每小时约100米的速度磅礴向前,势不可当,最终流入东南角山下原有8000居民的扎菲拉纳市,并已烧毁一些房屋。
埃特纳火山活动约始于50万年前,那里原是一个海峡,最初火山在海底爆发,形成坚石,久而久之,渐渐露出水面,火山活动逐渐转入地下并形成直径40公里、高3323米的欧洲最大活火山。有记录以来该火山爆发过500多次。
此次埃特纳火山爆发后,意大利内阁会议4月10日宣布,埃特纳火山附近地区处于紧急状态,并成立了由市长、省督、内政部长组成的指挥部,与火山专家一起想方设法避免灾难。
先是修筑防护堤,以延缓岩浆流速。此法过去在维苏威火山和埃特纳火山爆发时均曾有效地采用过,但这次连续修筑的5道防护堤均被熔岩流摧垮。
继而堵源截流。火山熔岩自出口处有很长一段是暗流,温度高,流速快,威胁大。军队的爆破专家试图在1000多米处通过爆破使暗流流出地面。驻西西里岛美国海军巨型“黑马”直升机吊运一批每个长2米、宽1米、重3吨的水泥墩子,在海拔2150多米处堵截岩浆流进暗道。上述努力也未奏效。
如今,专家们又拿出了新方案,要在海拔2150米处,用一块长15米、宽5米的大钢板作为“滑板”,将用耐高温的玻璃绳连接在一起的50块各重2吨的水泥墩子,通过“滑板”同时倾倒在岩浆流进暗道的入口,使岩浆流能继续在地面缓慢前行,以便减少它所带来的损失。
(本报罗马4月1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