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统揽文物精华 荟萃古代珍奇——观“全国文物精华展’92”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8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长廊

统揽文物精华 荟萃古代珍奇
——观“全国文物精华展’92”
袁晞 曲志红
步入故宫永寿宫,仿佛华夏文明从遥远的记不清岁月的年代向我们走来,眼前是一片灿烂,极尽辉煌,这里举办的是“全国文物精华展’92”,一件件展品凝聚着我们祖先超凡的智慧和才能。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遗存至今的文物非常丰富,仅全国博物馆的现有藏品即有七八百万件,此届展览的近200件(套)展品就是从全国众多的文物珍品中精选出来的,其中有玉器、陶瓷器、青铜器、金银器、织绣、书画等各个门类,可以说是荟萃了中国文物的精华,是国宝中的国宝。
玲珑剔透的玉器中有江苏常熟出土的玉琮,由外层六节饰成一组人神兽面纹,唇间还伸出一对獠牙,十分奇妙。古朴神秘的陶瓷器中有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大汶口文化的彩陶豆、马家窑文化的人头像壶,这些都是新石器时期著名文化类型的典型器物,器型别致,反映了原始先民的奇特思维。坚实沉重的青铜器有商代的鹗卤、汉代中山靖王墓的长信宫灯和博山炉。材料多样的雕塑中以陕西咸阳阳陵等地出土的彩绘汉俑最引人注目,这些男女陶俑埋葬时外着的丝织品衣服早已腐烂,出土时均呈裸体,不仅造型合度,结构准确,还彩绘肉色,可视为珍贵的中国古代人体雕塑。金银器中的唐代鎏金鸳鸯团花纹银盒,织绣中的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书画中的绢本《彩芝图》等都是体现时代水平的精品佳作。
用200件展品概览中国文物似少了些,但却门类齐全、展品极精,用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的话说是“用少而精的藏品体现中国文物的丰富和辉煌。”
我们国家地域广阔,每年都有大量的考古新发现,不断发掘出罕见珍贵的地下文物,这次展览展出了近两年的考古重要发现,不少展品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古中之“新”可说是展览的一大特色。
江西新干县的商代大墓是我国“七五”期间全国十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这次展出了其中有代表性的甗、鬲、铙、卣、鼎等青铜器,还有玛瑙羽人、水晶套环等。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的发掘被称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重要发现之一,这次共发掘墓葬6座、车马坑3座、马坑1座,清理工作还在进行,初步统计已出土文物1.5万件。这次展出了8件一组的甬编钟分4个高音、4个低音,每个钟还各铸铭文,这是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唯一一套完整的甬编钟,也为研究当时的音乐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次展出文物不乏奇中之奇的国宝。
江西新干的商代铜甗口径61厘米、通高114厘米,体型之大是同类器物之最,而且形体精巧,纹饰华美,是体现商代晚期方国青铜铸造技术的作品。
江苏常熟出土的一组西晋青釉有猪圈、鸡笼等,猪圈中有猪,鸡笼中有鸡,构思非常精妙。
虢国墓地出土的缀玉面罩最为奇特,它以诸多玉片琢磨成印堂、眉、目、鼻、口、耳、下颚及胡须,以线相连,用丝织物衬地,从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面部,作为死者殉葬的面器,即东周殓葬制度中的“瞑目”,也可视为汉代“玉衣”之滥觞。
置身永寿宫,环视展品台,真让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用“美不胜收”、“美仑美奂”都难以形容,这里展示的是我们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