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大腕”、“老二”与三部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8
第8版(副刊)
专栏:艺坛撷英

“大腕”、“老二”与三部戏
贺辰
如今北京人时兴说“大腕”。赵宝刚就是电视剧界的“大腕”导演。他因在《四世同堂》中饰“老二”而有此“老二”绰号。他是《便衣警察》的副导演,是《渴望》的导播和后半部分的执行导演,还是《编辑部的故事》的导演,如今又正执导呼声颇高的《皇城根儿》——他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拍摄的三部大型室内剧里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赵宝刚当年是首钢工人,通过刻苦钻研进入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他的导演才能在拍《便衣警察》时崭露头角。
拍《渴望》时,宝刚给鲁晓威当副手——导播。戏拍到一半,由于种种原因,他坐上了切换台。好在他人聪明、点子多,与剧组人员关系处得好,所以《渴望》的后二十几集毫不比前半部分逊色。
当“中心”决定上《编辑部的故事》时,确定了一位导演。但那位导演经验不够,遂请宝刚来“示范”一下。三天下来,宝刚下“台”,可没过几天又上去了,而且一鼓作气把二十五集一气呵成地拍了下来,这“一下一上”的原因是因为早先那位导演导出的喜剧片有个缺点——让人看了不笑!
当葛优、冯小刚一干人马大红大紫之时,本也该大红大紫的宝刚却埋首于《皇城根儿》了。他请出宋佳、孙淳、葛存壮、郑振瑶、陈希光、尤勇、许晴……一溜的“大腕”,风风火火地重起炉灶,演员们拍他执导的片子,想着《渴望》和《编辑部的故事》,不能不把“老二”当老大;同行的导演们嘴上说“赵宝刚躲在棚里不出来”,心里却对这位两年里拍一百来集戏的同仁颇怀敬意;就连那些苛刻的评论家和记者们,也把他视为“电视剧行当里的新生代”的代表人物。
对于《皇城根儿》,赵宝刚和所有知情者均胸有成竹:这部“言情悬念剧”将同《渴望》和《编辑部的故事》一样独树一帜、另辟蹊径,一样会引起轰动,而且会更精制、更熟练、更耐看……
赵宝刚近照 陈都生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