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平均一天半有一个新产品面市兰州三毛厂靠科技从困境中崛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20
第2版(经济)
专栏:

平均一天半有一个新产品面市
兰州三毛厂靠科技从困境中崛起
编者按:兰州第三毛纺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靠在科技进步上先行一步,由原来的不景气一跃成为全国同行业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他们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舍得花本钱进行技术改造,靠科技搞开发,靠产品打天下,新产品畅销毛纺市场。他们的经验说明,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谁理解得早谁尝甜头,谁觉悟得慢谁就会吃苦头。
本报讯 记者张述圣报道:产品开发走在全国毛纺行业前列的兰州第三毛纺织厂,已具有平均每一天半有一个新产品面市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他们提出的以市场为导向,以适销为前提,以引导消费为重点,以创造市场为目标的新产品开发指导思想。
品种多、花样新,为消费者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1年兰州三毛厂完成销售收入1.33亿元,实现利税2770万元,其中新产品创造的价值高达76.57%。从1987年至1991年,“三毛”的产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连续5年大幅度增长,平均每年递增6%、15.4%和10.61%,在全国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兰州三毛厂为什么能在全行业不景气时一跃成为全国经济效益最好的毛纺织企业呢?厂长任俊辛解释说:“全靠在科技进步上先行了一步。”他们的切身体验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谁理解得早谁尝甜头,谁觉悟得慢谁吃苦头。”
争先抢占毛纺技术制高点,使“三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步领先,步步主动。1987年到1988年,当全国数千家毛纺企业纷纷挤上经济过热的快车时,“三毛”厂的决策者们却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把自有资金的85%拿出来,搞二次创业的总体技术改造。这次技术改造共完成14个项目,投资3920万元,从根本上改变了技术装备落后的状况,为增强产品开发能力奠定了基础。
与技术改造同步进行的电子计算机推广应用,不仅使“三毛”完成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的飞跃,而且开创了我国把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用于毛纺行业生产管理的先例,在染色、调温、产品设计等关键工序收到惊人效果:毛条染色均匀,牢度显著提高,质量合格率达100%,而能耗却降低30%,仅此一项每年为企业创经济收入154万元。
为了发挥科研是企业第一车间的作用,“三毛”于1989年成立毛纺研究所,瞄准国内外毛纺先进技术水平,先后研制推广应用多项新技术,开发了一批备受消费者青睐的高档产品,使“三毛”产品结构开始由中低档转向中高档。目前,全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难度的产品已占生产总量的70%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