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阅读
  • 0回复

延安人餐桌告别红高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09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延安人餐桌告别红高粱
农历腊月十五(1月19日),迎着凛冽的寒风,笔者来到延安市柳林乡柳林村,只见村里一片热闹繁忙景象。家家户户正忙着做年饭。支书老李说,这些年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了,平时少不了细米白面,过年时都想变个花样,如今做年饭也讲究起了质量、品种。米酒、油糕、油馍……哪家不做个几十斤。
70年代初,延安的农业受到严重破坏,相当一部分人的温饱问题解决不了。1973年,周恩来总理回延安时,曾为此伤心地流过泪。为了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当地大力种植高粱,因为高粱虽不好吃,但产量高。当时,延安的山川沟岔到处一片“红艳艳”,全区种高粱近43万亩。于是,高粱一度成了延安人的主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延安的农业焕发了青春。过去一向被视为低产作物的小麦、谷子产量大幅度增长。特别是近几年,虽然种植面积较70年代并没有增加,但产量却增长了几倍,延安全区粮食总产稳定在5.5亿公斤以上,最高达6.5亿公斤多。而小麦、谷子的产量则在2.5亿公斤左右,占总产量的2/5。难怪延安人说:“用不吃高粱来衡量我们今天的生活,标准太低了。现在,延安人不但不吃高粱了,玉米也少得多了。”当然,延安现在还有种高粱的,一方面是作饲料,另一方面用于酿酒。
很有意思的是,当年全区种高粱的重点县甘泉县,现在有个小酒厂,酿酒所需要的高粱还要从外边进。而在柳林村,因为机械化事业发展很快,只剩下四五头耕牛,从80年代初期起,就没人再种高粱了。(1月24日《羊城晚报》刘忠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