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瓷饭碗”的魅力——上海航空公司采访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21
第2版(经济)
专栏:

“瓷饭碗”的魅力
——上海航空公司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刘士安
“3个月!”在上海航空公司,只要提起这句话,850名职工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干砸了,给你3个月时间改进,再不行就得走人,自谋出路。
作为我国第一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地方航空公司,上航从它面世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大锅饭”可吃。公司不是“铁饭碗”,职工手捧着“瓷饭碗”,谁捧不稳,砸的是自己的饭碗。
上航的职工说:“瓷饭碗”比“铁饭碗”还沉,但“瓷饭碗”比“铁饭碗”更珍贵。
刚亮相便别无选择
改革浪潮拍岸,同样冲击着饭碗铁得不能再铁的航空业。
中央领导作出了决断:民航体制改革的出路在于多家经营、政企分开、简政放权。能不能在现有民航体制之外,组建地方性的航空公司?当时上海市的领导为上航倾注了很多心血,把成立上航作为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全局中的重要一步来走。在李鹏同志关怀和中国民航局的支持下,上航终于在1985年12月30日挂牌,走上改革的前台。董事长兼总经理贺彭年拿到的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政策。
刚一亮相,竟是那么的“不堪入目”:全部值钱的家当,就是集资近千万美元从美国购进的5架波音707旧飞机,故障多、成本高,能飞的航线和航班有限。公司无立锥之地,领导挤在一辆面包车里在机场办公,销售人员挎着书包打游击卖票。
公司领导却满怀信心。上航虽然先天不足,但却生逢改革的时代。改革产生了竞争,竞争提供了机遇。上航的领导认准一条,上航养不起不干事的人,更养不起惹事生非的人,只要大家艰苦奋斗,形成一股合力,每个人都把上航当做“我的上航”,就不怕没有前途。
因此,上航只有采用活的经营机制、铁的管理办法,才能在优胜劣汰的无情竞争中站稳脚跟,上航职工才能捧牢手中的“瓷饭碗”,此外别无选择。正如朱镕基所说:“严字当头,严格管理,上航大有希望,上海大有希望。”
经营秘诀:“3个月”
上航是国营企业,进来的职工都是国家干部和固定工,但上航规定,所有干部职工一律实行聘任制和淘汰制,持证上岗。不管是谁,凡违纪或考核不合格,立即下岗,停发奖金和浮动工资,在3个月内没有部门要的,即请离开上航。
“3个月”,成了上航的一个经营秘诀。
捧惯了“铁饭碗”的人,开始往往掂量不出“瓷饭碗”的分量。
上航成立6年多来,先后有60多名职工被解聘辞退,其中有5位处长被降职或辞退。
公司的一位副总飞行师,因恃才而违纪,被降职留用;一个商务人员,因遭旅客投诉,查实后即被辞退;
另一个年轻的女商务人员,第一次上班迟到,对她进行批评教育。第二次迟到,给予警告。第三次又迟到,马上被告知不用再来上班了。
无情的淘汰,使上航职工感到“瓷饭碗”的分量,真的够沉够重。同样,上航职工也从中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手上的这份工作,关系着自己的生计,关系着上航的命运。由此而迸发出的事业感、责任心和工作热忱,完全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上航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能赚钱的机会,多卖掉一张机票也是好的。上航一改航空公司朝南坐的面孔,视旅客为衣食父母,送票上门,一切为了旅客方便。上航北京营业部规定,订票电话铃响不过3声必须接电话。电话里要多说几句话,告诉旅客该到哪个就近的代售点买票,机票多少钱,路线怎么走,去了该找谁。即使上航的票售完了,也要说声对不起。让旅客放心、满意和体谅。北京营业部开张5年多来,与北京5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密切的联系,13名职工承担了公司总营业收入的12%多,它替上航赢得了信誉。
然而,上航又把钱看得很轻。在北京,上航是唯一不收一分钱电话订票费的航空公司,送票上门一般也不收费。上航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信誉和优质服务是金钱买不来的,而信誉和优质服务,本身就是最值钱的。否则,旅客凭什么非得坐上航的飞机?
干吗捧这“瓷饭碗”?
放着四平八稳的“铁饭碗”不端,干吗要来捧这“瓷饭碗”?
沈志伦的回答,也许可以代表上航职工的心声。他原先是北京一家大旅行社的一把好手,1987年到上航北京营业部当主任,同时也就把自己置于“3个月”的约束之下。沈志伦说:“我觉得在上航,人有事业心,有一股创业精神,要为发展地方航空事业作努力和贡献。”
确实,上航发展为拥有850人的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中间很多人就是奔着干一番事业,奔着这“瓷饭碗”进上航的。淡而无味的“大锅饭”,注定了让人难以激发创造欲望和工作热情,注定了人越吃越懒。而“瓷饭碗”虽然易碎,却有着无穷的魅力:人的进取或被淘汰,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命运彻底地捆绑在一起。在一种同舟共济、休戚相关的氛围里,每个职工真真切切地做自己的主人,真真切切地做企业的主人。
“瓷饭碗”也会变成“金饭碗”。上航的6年多成长历程证明了这一点。当初的丑小鸭,变成了在蓝天翱翔的大雁。上航目前已拥有1万多平方米的停机坪,7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开辟了12条航线,每周飞行近百个航班。公司在波音757客机投入营运后2年多时间里,安全运送旅客逾100万人次,并在海内外初步形成销售网络。江泽民总书记曾题词勉励上航:“把上海航空公司办成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航空公司。”
乘着改革的东风,上航定会飞得更高更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