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引导农民走向富裕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广东推广南海县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2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引导农民走向富裕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广东推广南海县经验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陈岸明、本报记者刘霄报道:广东省在引导农民走向富裕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省委经过调研最近决定向全省推广南海县的经验。
这个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农村解决了温饱,珠江三角洲农村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去年4月,广东省委提出在全省范围内树立“好学进取,团结友爱,诚实礼貌,健康文娱,卫生美化,勤俭办事,遵纪守法”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各地农村围绕“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效果明显。广东“四小虎”之一的南海县创建“文明村、户”的经验特别受到重视。
精神文明建设从家庭抓起,制订的标准明确、具体、可行,这是南海县精神文明建设一个特点。他们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自觉完成国家和集体的各项任务,没有丢荒耕地,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没有卖淫嫖娼赌博,没有虐待、遗弃老人等“10个自觉、10个没有”的评选“文明户”的基本标准。
南海县还发挥其经济优势,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各村镇利用集体财力修筑村中道路,建起了公厕、公园、花圃、垃圾池,建立了治安队、绿化队和保洁队,整顿村容村貌。同时还建设了村文化中心(室)、幼儿园、托儿所、老人活动中心等设施,组织广大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近两年来南海县仅投入村庄环境建设的资金就达1.02亿元。
南海县还坚持把评比标准交给群众,让群众自我对照、自己申报、互相比较,从而形成了一个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互相监督的良好气氛。昔日“万元户”、“亿元村”,而今争当“文明户”、“文明村”。
南海县从1990年春办点至今,全县18个镇共有198个管理区、556个自然村开展了这一活动,33801户挂上“文明户”的牌子,占这些村总户数的86.15%。一批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社会进步、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南海悄然出现。
广东省委副书记郭荣昌日前在南海县召开的现场会上,要求把这个县的经验推向广大农村,争取在1995年使全省大多数的农户都成为“文明户”,把广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引向深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