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携手并进共同繁荣——记亚太经社会第48届会议对最不发达国家等议题的讨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23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携手并进共同繁荣
——记亚太经社会第48届会议对最不发达国家等议题的讨论
本报记者果永毅
尽管亚太区域在近几十年中经济发展很有生气,但区域内人均收入仍然很低,贫穷依然是对本区域的主要挑战。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太平洋岛国面临的困难尤为严峻。它们的经济发展疲软,经济结构脆弱,极易受外部冲击的损害。为帮助它们加快发展,赶上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亚太经社会第48届会议对此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首先在会议开幕词中强调,“在本区域内还有若干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太平洋岛国,它们还无法取得重大的经济增长,并且仍然需要特别的援助,以加速它们的发展。”
会议为此专门安排了两项议题。4月20日至21日,全体会议分别讨论了太平洋岛国和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的特殊问题。与会各代表团踊跃发言,分析这些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建议。
太平洋岛国分布范围广,交通运输十分困难。它们人力、自然资源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急需国际援助。斐济代表建议亚太经社会及其所属机构可以多举办一些培训班、研讨会,以帮助它们培养人才。此外,转让技术对它们也很重要。
尼泊尔代表指出,本区域最不发达国家不能分享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结构问题所致,但外部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呼吁国际社会增加对它们的援助。
与会的一些发达国家也对此表示关注。澳大利亚代表建议,从设在曼谷的亚太经社会总部改调3名高级专业人员到在瓦努阿图的太平洋业务中心工作,以加强业务指导。法国代表说,国际社会应该克服困难,使最不发达国家和太平洋岛国能够分享技术,因此,有必要加强亚洲及太平洋技术转让中心的工作。
中国代表强调,虽然最不发达国家和太平洋岛国为发展本国经济作出了种种努力,但因本身经济基础十分脆弱,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特别是面临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为它们的经济好转作出积极的努力,这也是亚太区域取得共同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中国希望亚太经社会为此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谈到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时,中国代表说,中国是一个人口多、收入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能力有限,但中国一直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太平洋岛国的发展给予力所能及的经济技术援助。今后,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发展同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形式,尽力帮助它们早日脱贫。
发展中国家代表还对目前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深表关注。孟加拉国代表指出,80年代是最不发达国家失去的10年。近年来,由于海湾战争和自然灾害等的影响,它们面临的困难仍很严重。如果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经济环境将更加恶化,因此希望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作出努力,争取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圆满成功。
通过两天的讨论,与会代表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全会将通过的决议《加强亚太经社会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和报告《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的特殊问题,包括〈1990年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执行进度报告》,集中了与会各代表团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将有力地推动亚太经社会在这个领域中的合作。正像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在政策性发言中指出的,亚太区域各国拥有一个非常光明的未来。只要全体人民携起手来,勤奋努力,就能够阔步前进,实现亚太区域各国的共同繁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