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科技强国教育奠基广揽人才加速转化学部委员大会热烈讨论李鹏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25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技强国教育奠基广揽人才加速转化
学部委员大会热烈讨论李鹏讲话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 记者温红彦、何黄彪报道: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的学部委员们,几天来认真讨论了李鹏总理的讲话和周光召院长的工作报告。他们认为,李鹏同志所作的重要讲话,对科技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周光召同志的工作报告概括地总结了8年来学部的工作,并在分析当前形势、科技界面临的任务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学部委员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意见。学部委员们发扬民主,畅所欲言,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人才济济,科学研究一定要立足于创新。数理学部汪德昭、魏荣爵说,我国的科技发展,一定要脚踏实地,在某些方面当然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但要在跟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有所创新。科学院不能成为企业,国家要利用时机,加强基础科学的投入。
技术科学部张维、梁守槃等认为,我们鼓励创新不够,今后应继续做好调查研究,找出其中的原因。现在看来体制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放手不够,包办太多。
地学部涂光炽说,周光召的报告深刻地勾画出21世纪科技发展的前景,我们地学部应该讨论几次“地球科学走向何方”的问题,以引起更多的注意,推动一些重要课题的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我们要找到带动地学前进的关键所在。
科技强国,教育奠基。学部委员们对如何重视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科技的发展也发表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化学部申泮文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因此,要重视并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科技人才的关系,要解决好提高教育投入及科研人员待遇这两个重要的实际问题。地学部叶笃正说,要想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国家的生产水平,必须提高国民素质。通常对实现现代化的理解不全面。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要体现在人口素质的提高上。
在讨论到人才问题时,学部委员们强调要立足国内,广泛吸引人才,使他们全心全意投身到发展祖国科学事业的洪流中。数理学部谢希德等认为,在充分发挥国内人才作用的基础上,要想办法吸引在国外的优秀人才回国工作。现在,不少出国留学人员对回国还有些顾虑。虽然各方面都表示欢迎他们适时归来,但没有形成可以执行的明确规定。她建议迅速制定出有关法规,使他们放心归来,投身祖国四化建设的行列。
围绕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咨询作用,也是学部委员在讨论中的热门话题。地学部周立三说,咨询是学部的重要工作,今后应该加强调查研究,主动到生产部门了解情况,了解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紧迫问题,找出咨询课题。咨询中还要注意联合各有关学部,进行多兵种的共同调研和咨询。地学部顾知微说,学部是国家科技的最高咨询机构,对重大问题要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得出科学的结论。生物学部冯德培强调说,每个学部委员都应该以主人翁的态度,以对国家科技事业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咨询工作。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几乎在每个小组都是讨论的热点。生物学部薛社普说,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作用是通过成果转化实现的。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研究、生产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需要有相当数量的资金投入。技术科学部张光斗认为,仅强调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不能解决转化问题,还要强调工业企业要全心全意地依靠科学技术。现在企业不愿搞中间试验,而靠引进生产线,这样,成果转化就很困难。成果转化要有政策保证,从“面向”和“依靠”两个方面解决问题。(附图片)
这是一对老学部委员夫妻:丈夫吴仲华,在国际上首创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妻子李敏华,在塑性力学方面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夫妻携手在科学园地辛勤耕耘。
新华社记者 张耀智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