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上尉胸前的奖章——军营工程师陈继春素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2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上尉胸前的奖章
——军营工程师陈继春素描
刘健韦龚
汾河边的滩地上。15匹马。31头猪。72只羊。15年前,15岁的小兵陈继春一手抓棍,一手执书,猪羊蹒跚到哪,他眼不离书,深一脚浅一脚跟到哪。
他在啃《收信机原理》,如痴如醉……
15年后的盛夏,北京军区通信界的顶尖高手会聚比武京城,陈继春荣登87名参赛者之榜首。司令员王成斌中将把金灿灿的二等功奖章挂到了上尉陈继春的胸前。
陈继春入伍的年月正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二个春天,也许是父亲在部队搞过半辈子通信的遗传基因,小小年纪的他一入伍就立志:有所成就,超过父亲。
战士的收音机坏了,他帮着修,炊事班做饭用的鼓风机不转了,他去鼓捣。
是年,他参与了150瓦通信车技术革新。翌年,革新成功,获全军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忙前忙后,跑东跑西的陈继春虽不为“主角”,但同样受到了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那张与领导人合影留念的照片日夜陪伴他在床头。
1982年3月已升任师无线电技师的陈继春更觉学习是武装自己的第一需要。为了不影响同室的战友休息,他相中了营院一角停放的报废通信车,在连长、指导员支持下,他只身住了进去,除操课和三顿饭外,其余时间都“泡”在车里。冬无暖气,他裹着大衣,跺着脚看书;夏无空调,他湿毛巾包着脑袋,钻在蚊帐里学。他不止一次迈出车门时忘了梯子而摔破身子。做笔记,搞试验,画图纸,他在那台面积不足6平方米的报废通信车里,整整度过了三夏四冬。
为了在更广阔的知识海洋里遨游,陈继春把大部分节假日时间支付给了离连队50多公里的北京图书馆。记得第一次进馆查资料,人生地不熟,跟着人找书,跟着人前行,差点儿跟进了女厕所,闹出大笑话。早班车去,末班车回,带馒头,啃面包,有时干脆省掉午饭挤时间看书。近两年时间里,陈继春有100多个星期是如此度过的。
说到学习的痴迷,攻关的执著,陈继春曾无数次“得罪”过妻子。妻子怀孕7个月仍步行去上班,两次昏倒在工作台上,岳母好不心疼,可继春忙于攻克无线电报警器,抽不出时间接送。夜半,行动不便的妻子让他倒杯水喝,喊声山响,他沉浸在电路图里犯迷糊。1988年,他主持设计研制的多功能自动报警器,获全军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
15年间,陈继春先后搞成了“坦克光电自动报靶器”、“可编程彩灯控制器”等13项革新,其中三项在全军获奖。20多次参加比武演习和各项大型任务的保障工作,均交出了圆满答卷。
概略统计,这些年他义务修理过的各种电机、电器1000多台次,买零件贴款800多元。亚运盛会期间,驻地交通大队3台对讲机出了毛病,队领导星夜登门求助,陈继春熬了两天三夜,修好后立即送去。交通大队送来两筐苹果致谢,陈继春不收,他们撂下就走。陈继春执意送去了钱,交通大队只好用大红纸给师党委写了封感谢信了事。
眼下,陈继春正忙的是两个革新项目,一是电缆测试仪,二是新型油机控制盒。
我们预祝他的革新事业不断成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