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人立大江头”——深切怀念高崇民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26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人立大江头”
——深切怀念高崇民同志
钱伟长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原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高崇民同志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县,早年参加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从事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和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倒袁斗争。后东渡扶桑,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1924年孙中山先生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高崇民同志乃加入国民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致使东北地区尽陷于日寇铁蹄之下。高崇民同志率领东北各界代表赴南京请愿,在戒备森严、机枪林立的中央军校礼堂前,面对蒋介石慷慨陈词:“东北人民对促成统一,保卫国土做的努力,自问对得起‘中央’,而‘中央’在敌寇入侵以来,不发一兵一卒,不作明确抗日表态,一味依赖‘国联’,使敌人得寸进尺,侵略无有止境,‘中央’何以对得起东北人民?!”这番义正辞严、激切沉痛的斥责,代表了东北民众要求抗日,反对卖国的心声。
东北沦陷后,高崇民同志四处奔走,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参与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复东会”,策应东北抗日义勇军,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和“先安内后攘外”的卖国政策,宣传抗日主张,做了大量的工作。1935年高崇民同志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他毅然将国民党党证焚毁,决心跟着共产党走。
1936年12月,高崇民同志参与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起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任张、杨的政治参议机构“设计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参与起草了张、杨联署的关于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通电全国。在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他对团结东北军、西北军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了大量的工作。叶剑英同志曾说:“崇民同志对西安事变是有功的啊!”
在抗日战争期间,高崇民同志在党的领导下,担任东北救亡总会的领导工作,动员和组织抗日力量,积极宣传抗日主张。他曾写过《东北魂》和出版了《活路》、《反攻》刊物。在遭到蒋介石通缉和软禁的情况下,高崇民同志向特务头子戴笠写信提出抗议,信中轻蔑地说:“余一寒士,流亡无依,有何可畏,防之若敌?”他就是这样不畏艰险,与反动当局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
1941年,高崇民同志在重庆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并秘密组织了“东北民主政治协会”,坚决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参加反蒋抗日的民主运动。抗战胜利后,他进入东北解放区,受民盟总部委派,担任东北解放区盟务特派员,主持东北地区的盟务工作。他曾任安东省人民政府主席、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和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司法部长等职务。他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办事公正,决不徇私。他曾给哈尔滨市司法部门的负责人写过这样一封信:“哈埠有我的亲戚故旧,难免有人假借我的名义或口气唬事,倘遇此种人,不论男妇,你们不但不应为他们所唬,而且要严格处治。因为我们是革命者,事无大小,均不能离开政治原则。”他的一个熟人,原系伪国防部武装绥靖大队上校副大队长,作恶多端,民愤极大,高崇民同志毫不犹豫地在其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
新中国成立后,高崇民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东北分院院长,全国政协第一届代表,第二、三届常务委员、副主席,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常务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务。高崇民同志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他工作勤勤恳恳,深入群众,积极认真地提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意见和建议。他多次出国访问,为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贡献力量。他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关心在台湾的故旧,为巩固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不愧为中国民主同盟的一位杰出领导人。
十年浩劫中,康生和“四人帮”一伙,怀着罪恶的目的,炮制了所谓“东北叛党集团”假案,将高崇民等一批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长期斗争,对革命有贡献的老同志,诬蔑为“反革命”、“特务”,押入秦城监狱,长期残酷迫害。高崇民同志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大义凛然,刚直不阿,1971年7月29日,终因长期受到迫害,在狱中含冤去世。
高崇民同志生前在一首题为《咏秋》的五言绝句中写到:“满目青山在,烽烟渡碧流。阴寒酷于冷,人立大江头。”这正是对他自己高尚品质的最好写照。高崇民同志离开我们快21年了。这些年来,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不断作出新成绩。这是我们对高崇民同志最好的纪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