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师昌绪等学部委员提出建议大力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27
第4版(要闻)
专栏:

师昌绪等学部委员提出建议
大力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
本报北京讯 记者杨良化报道:“我国高技术研究起步较快,成果不少,但产业化步履维艰,形势严峻,必须大力推进。”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科院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上,著名材料科学家、技术科学部主任师昌绪代表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罗沛霖等学部委员就建立和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战略措施发表了见解。
这是科学家们继6年前上书中央建议发展高技术之后,又一次就高技术问题提出自己的重要建议。1986年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4位学部委员的建议书,受到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促成了我国发展高技术的“八六三计划”。
据这些专家介绍,高技术是一个范围广泛、不断发展的概念,包括信息、新材料、空间技术、核技术、新能源、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突出地表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而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处于关键地位。因此,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应该成为科技界、经济界乃至整个国家的紧迫任务。
几位学部委员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有一定水平的高技术研究发展与工程队伍,研制出一系列高技术成果,并在部分领域开始形成了一些高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是:高技术研究创新少,产业化发展缓慢,许多产品水平不高,出口额也很小。
他们认为,应尽快制订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与技术,并且对关系国计民生、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技术与产业,给予必要的、有相当强度的财政支持;要打破部门分割、分散重复的状况,扶植或组建若干行业性的高技术企业,把科研、生产、使用、服务、经营销售结合起来,并且从更高层次上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要完善市场机制,创造高技术应用的新市场,激发传统产业应用高技术的需求,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同传统产业的改造结合起来。学部委员们还就改进完善技术引进政策、建立风险资金支持体系、培养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社会环境、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据悉,这项宏观战略研究是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倡议开展的,由师昌绪等学部委员牵头,几十位教授、研究员及科技人员参加调研,研究工作开展了近两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