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轻管理疏于防范反盗窃纸上谈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28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引以为戒征文

轻管理疏于防范反盗窃纸上谈兵
1991年10月31日,湖北枝城市招待所发生一起特大盗窃案,在该所住宿的一位客人的数万美元及兑换券被盗。经过公安干警的不懈努力,终于破获此案。在侦破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招待所在日常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此案的发生绝非偶然,很值得人们从中吸取教训。
——住宿登记时马马虎虎。该案两名案犯于10月30日住进该招待所,其中,一案犯拿出以化名“潘能林”、住湖南省安乡县安全乡的临时身份证。在该所的登记簿上,潘能林成了“潘熊林”;安全乡成了“安金乡”;临时身份证成了“工作证”。另一案犯以住湖北省公安县黄山头镇纪念塔居委会的居民身份证登记,登记簿住址栏内却写着“同上”,即同“潘熊林”;持何种证件栏只写了证件号码,没写是什么证件。
据查:10月30日晚,该所住有132位客人,而登记簿上留有姓名的仅107人。
——值班员擅离岗位。该所二楼平时有两名服务员,因有重要客人,临时增加1名。31日早7时半,被盗客人去进早餐,约8时回房。而在这期间3名服务员有两名下楼吃早点,1名在公共卫生间洗衣服。据两案犯交待:作案前,走廊、楼梯、值班室根本没有服务员,钱偷到手后,出房门,下楼梯也没有碰到人。
——开门不验住房证。据一案犯交待:他在该招待所“踩点”多次,每次住宿都换一层楼,知道服务员开房门不要任何凭证,你叫开哪间房门,服务员就给你开哪间房门。
——离所无需办手续。住该所的客人离所无需履行任何手续,不必向服务员打招呼。发案当天有65人离所,这是公安部门为侦破案件下了很大功夫才查出来的,而走的具体时间谁也查不清。
——安全防范设施差。该所不少窗户应安装窗齿而未安装,部分房间后阳台应安装安全栏杆也未安装。更有甚者,从二楼到六楼的12个管道维修间竟长期不锁。“10·31”盗窃案案犯就是从管道维修间挖洞,钻入被盗客人住宿的客房中行窃的。
对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招待所的领导很清楚,却一直不整改。枝城市公安局陆城派出所主办的“旅店业管理委员会”,长期在该招待所一楼办公,驻有民警和治安巡逻队员,对该招待所在治安方面存在的漏洞、隐患是了解的,也提出过意见,但督促检查不力,终于酿成大案。
近几年来,政法机关年年都开展反盗窃专项斗争,但盗窃犯罪发案率却始终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枝城“10·31”特大盗窃案对我们不无启示:反盗窃斗争不仅仅是政法机关的事,每个公民、每个单位都有义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增强防范意识,及时堵塞漏洞,使盗窃分子无机可乘,盗窃犯罪的发案率就肯定会降下来。反之,反盗窃工作只能是纸上谈兵。
湖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罗思慎
湖北枝城市公安局 姚天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