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混沌未开 前景难测——西方舆论评独联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28
第6版(国际)
专栏:

混沌未开 前景难测
——西方舆论评独联体
马为民
独立国家联合体在原苏联基础上组成4个月来,西方舆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其风云变幻。对于它的前景,迄今看好的不多,断言它很快解体的不少,更多的人则是观察、分析,觉得它犹如混沌未开,前景难测。
这种悲观看法的直接根据是独联体运转不灵。首脑会议已开5次,签署的重要文件有50多项,但大多未能实施。原因之一是待解决的问题浩繁混杂,既要分配前苏联的遗产如军队、军备、资产、外债等,又须确立相互间的新关系,涉及到民族和主权、领土界定、货币发行等。这许多矛盾纠作一团,几乎每个问题都不好孤立看待和处理。例如俄罗斯与乌克兰围绕核武器的争执,西方报界就认为它不单纯是军事问题,还关系到经济技术利益,甚至成了“政治上讨价还价的筹码”和“外交牌”。乌克兰总统3月初说,原苏联的“导弹改变了瞄准目标”,“俄罗斯要同美国共同进行宇宙防御”,他是“突然了解到的”,流露出深层次的不信任。所以,首脑会议对实质性争论往往只好作些暂时性安排,达成的协议也并非都签字,缺乏约束力。且由于中央协调机制出现“真正的真空”,独联体面对内部纠纷甚至武装冲突而束手无策。西方报刊据此尖刻地称它是“辩论俱乐部”和“离婚法庭”。
 西方舆论还着重从维系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几个基本因素出发,观察独联体的走向:
军队。俄罗斯3月中旬决定建立自己的军队,等于宣告独联体保持统一军队的努力失败。在此前后,乌克兰等5国作出过同样决定。英国《独立报》分析说,保持统一军队类似组织军事同盟,须有共同敌人,而独联体“成员国相互之间的担心超过对西方的担心”;若保留一支主要对内的军队,各方更难达成共识。在“民族主义推动着整个局势”的独联体内,各国拥兵自重,同样是件麻烦事。
货币。阿拉木图会议定卢布为11国共同货币。但各国实行经济转轨的方法和速度不一致,加之货币是主权的重要体现,而只有俄罗斯继承了卢布印刷厂,于是四五个成员国出于经济自卫等原因,相继决定发行自己的货币。乌克兰尤为突出:它目前使用的准货币“有价货券”系法国印制,拟议发行的新货币“格里夫纳”由加拿大承印,它还声称,在同独联体成员国的贸易中将用欧洲货币“埃居”结算。缺乏统一货币这根有力的纽带,本已松散的独联体恐怕会更趋松散。
民族问题。独联体有100多个民族。由于长期共同生活,约2.7亿人口中有7500万居住在非本民族地区。俄罗斯则由86个主体构成,其中有权制订宪法且可独立参与国际活动的共和国就有20个。另外,各国现存边界原本是民族行政边界,非正式国界。这就使问题更加复杂。鉴于分离主义恶性发展,西方专家估计,独联体“有近85处存在着因边境和民族矛盾而发生武装冲突的危险”。鞑靼和车臣宣布独立则表明,俄罗斯本身也遭受着解体的折磨。
另外,邻国和西方的态度被认为是影响独联体的外部因素。各成员国独立后,为赢得国际社会承认,纷纷加强了同外部特别是邻国的关系,有的还参与组建了一些区域性组织。由于民族、宗教等因素,目前独联体一些内部纠纷出现国际化趋势。这在摩尔多瓦问题和阿—亚争端中已有所表现。至于西方大国,它们对独联体的心态复杂,各不相同,但主导倾向好像是,既希望它恢复大体稳定(或分或合),又担心俄罗斯借稳定坐大,“不要让一个帝国复活”。它们在竭力施加影响,但要两全却谈何容易。
独联体各国毕竟有着长期共同生活的历史经历和很深的现实关系。鉴于此,西方一些分析家不急于当算命先生,但认为,政治重心处于欧亚大陆中段的独联体无论是分是合,都将极大地影响世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