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积极稳妥地推进三项制度的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29
第4版(要闻)
专栏:

积极稳妥地推进三项制度的改革
郑言实
为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要求,全国各地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加快,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三项制度改革的方向、目标和任务越来越深入人心,并且在许多地区和企业变成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变,改革的形势很好。当前,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因势利导,积极稳妥地继续把三项制度改革推向前进。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一是要正确确定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实行政企分开,经营权与所有权适当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二是要正确确立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使企业成为用工的主体,保护企业和职工双方合法权益,使广大职工充满主人翁责任感。把企业和职工两个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企业才有强大的活力。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内容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险。因此,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正确确定企业与职工关系、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重要途径。诚然,影响企业活力和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但从商品经济发展对企业的一般要求来看,都要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险制度,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例外。这是商品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绩。随着治理整顿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从去年以来,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经过认真总结过去三项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我们今天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配套的改革目标。劳动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国家宏观调控,多种形式并存,企业自主用工,全员劳动合同;工资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国家宏观调控,分级分类管理,企业自主分配,完善工效挂钩办法,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的内部分配制度;社会保险的目标是:按照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合理负担的原则,在城镇各类职工中逐步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待业保险范围,完善待业保险办法,实行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党中央把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摆到了关系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全局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突出位置。各地从搞好企业的需要出发,普遍把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摆到了重要位置,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企业和广大职工,经受了十几年改革开放锻炼,对三项制度改革重要性、必要性认识的大大提高,绝大多数职工自觉自愿支持参加改革。正是以上原因,改革进展得比较顺利。
但是,也应该看到,三项制度的改革,涉及亿万职工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由于人们思想认识不同,各自的情况也有差异,在一部分职工群众中存在这样那样的议论和疑虑也是正常的。实践是最好的教材。只要改革方向正确,措施积极稳妥,认识是不难统一的,各种疑虑和担心是可以消除的。
许多地区和企业,在推行三项制度改革的实践中,创造出不少宝贵的经验。及时地总结这些经验,有益于改革积极健康地发展。这些经验主要是:
第一,改革应该紧紧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进行。三项制度改革不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而是和改善企业经营外部环境和条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主要在于建立竞争机制,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裁减富余人员;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着眼于建立激励机制,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而不是只追求增加工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是为了建立保障机制,扩大社会化程度,减轻企业负担,而不是向企业和个人增加收费。每项重大的改革方案的制定出台,应该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并经过职代会和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坚持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行扩展的做法。
第二,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和自觉自愿的原则。政府只能是进行引导,对企业如何改革不能越俎代疱。改革不搞一刀切、齐步走,不能强迫命令和一哄而起。
第三,应该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对富余人员的安排,要严格执行企业内部消化为主、社会调节为辅的原则。据初步统计,大部分下岗人员通过企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作了安排,其余有些在厂内培训和待业,符合条件重新上岗,其间基本生活都有可靠保证。推向社会的是少数,并且还实行了待业保险。
第四,要特别重视和加强思想发动和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认识到改革能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好处,从而积极拥护和参加改革。要充分肯定老工人对企业的贡献,在实行劳动合同制和岗位技能工资制时,对他们岗位安排、工时考核、工资等级等方面应该给予适当优待。对女工则应该认真执行国家有关保护妇女权益的规定。
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必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革,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大胆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对了的坚持,错了的及时纠正,改革要尽量减少失误。从实际情况看,凡是按上述原则进行改革的地区和企业,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真心拥护。各地区和企业都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要积极支持配合,使改革不断深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