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阿富汗局势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29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阿富汗局势的变化
本报记者任毓骏
4月27日,在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的斡旋下,阿富汗各派游击队在白沙瓦达成停火协议并同意立即执行。同日,根据协议组成的游击队临时委员会领导人穆贾迪迪率领委员会成员从白沙瓦启程前往喀布尔接管政权。与此同时,喀布尔市内的马苏德派游击队和希克马蒂亚尔派游击队经过数日激烈交火之后,市内局势相对稳定,游击队临时委员会已基本控制局势。
一个月来,阿富汗形势令人眼花缭乱,发生了一连串“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事件。
今年以来,经过一番努力,3月中旬联合国计划于4月底在日内瓦或维也纳召开阿各派代表大会,讨论组建临时政府事宜。3月18日纳吉布拉宣布将在临时机构一成立时就全部交权并无意在其中担任职务。表面看来,此举有助于解决问题,但却引起喀布尔政权内部不稳。为此联合国及时调整计划,联合国秘书长加利4月10日宣布,先成立一个由15名中立人士组成的临时委员会前往喀布尔接管政权。但就在中立委员会酝酿组建之际,4月16日纳吉布拉却突然下台,致使中立委员会计划搁浅。
在联合国、伊斯兰会议组织、巴基斯坦和伊朗的斡旋下,阿富汗各派游击队经过连续9天的讨价还价,4月24日终于达成协议,决定成立50人组成的游击队临时委员会,单方面前往喀布尔接管政权。临时委员会尚未启程,强硬派游击队领导人希克马蒂亚尔和以伊朗为基地的什叶派游击队宣布不承认该委员会,而同时早已从南北两个方向兵临喀布尔城下的希克马蒂亚尔游击队和马苏德游击队为争夺地盘发生了大规模激战。
自1989年苏军从阿富汗撤离后,阿国内形成了喀布尔政权和各派游击队的对抗局面。
喀布尔政权垮台后,游击队派别之间的对抗便日显突出。这些游击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原因十分复杂。阿富汗是个多民族、多党派和存在宗教派别的国家。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七党游击队都属于穆斯林教逊尼派,但民族成分不同。连日来从南部逼近喀布尔并抢先发起攻击的游击队是强硬派的伊斯兰党领导人希克马蒂亚尔的部下,大多是南部的普什图人。从北方攻入喀布尔市的是以马苏德为首的游击队,属于伊斯兰促进会,其成员多是来自北部地区的塔吉克人、土库曼人和乌兹别克人。但由于普什图人占据统治地位已达200多年,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历来不满。观察家认为,喀布尔城内的马希之争与上述背景有关。以伊朗为基地的九党游击队已宣布合并为一党,名称为伊斯兰革命联盟,属于穆斯林教什叶派。这派游击队从西部包围喀布尔并占领了一部分地区,因认为游击队临时委员会中分配给他们的席位太少而不承认该委员会。
从目前形势看,游击队达成停火协议,穆贾迪迪率临时委员会前往喀布尔接管政权,希克马蒂亚尔派也表示同意有条件停火。这使阿富汗错综复杂的形势出现转机。
国际社会希望,敌对派游击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真正化干戈为玉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使阿富汗能走上和平与重建的道路。
(本报伊斯兰堡4月2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