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阅读
  • 0回复

村村有“道德法庭”人人做“文明公民”浦江建起366个公德评议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3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村村有“道德法庭”人人做“文明公民”
浦江建起366个公德评议会
本报讯 浙江省浦江县在农村中广泛开展评公德、议公德、守公德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过去,社会公德问题在当地一度被认为是“行政手段管不好,法律手段管不到”的真空带,现在三百六十六个村建立起公德评议会,“诉不平事、评缺德事、夸文明事”,好比是一个个“道德法庭”,“审判官”则是农民会员。他们大都德高望重、秉公直言,评论时一事一议,因人而处,因事而异,其教育效果比一般说教更实际、更有效,弥补了法律和行政手段的某些缺陷。该县还初步形成了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社会公德教育网络,促进社会支持学校、学校影响社会、家长教育子女、子女监督家长的良性循环。
通过公德教育,群众反映有三个变化:一是讲文明礼貌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潘宅乡素有“解放初期土匪帮,文革期间打砸抢,八十年代出拳王”之称,每逢春节乡干部为调解纠纷要忙上半个月,自去年建立评议会后,全乡没发生一起大的斗殴事件,特别是四起涉及村与村之间的非命案,经评议会的工作得到劝阻。二是红白喜事文明从简的多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招摇过市的少了。石宅乡后阳村程梅花有五个女儿,被称为“五朵金花”,现在女儿都已出嫁,个个婚事从简,被四邻传诵。三是做好事、争先进的人多了,干坏事、做恶事的人少了。去年杭坪乡党委在评“十佳”公民时觉得舍谁都舍不得,因而迟迟不能确定。(杜德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