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在用工制度、干部制度、企业内部分配改革等方面采取新措施山西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1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用工制度、干部制度、企业内部分配改革等方面采取新措施
山西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本报太原2月10日电 记者王艾生报道:最近,山西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新措施,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分量和力度,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西省经济发展较快,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果。1991年在农业遭受特大旱灾、工业限产压库、“三角债”严重等不利情况下,全省工业生产保持了正常的增长速度,给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有利条件。
山西省委和省政府清醒看到,山西企业管理存在产品质量低、物质消耗高、经济效益差和综合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为此,今年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有效形式,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调动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把经济工作搞上去。春节前夕,山西省政府在深化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干部制度、企业内部分配、产品流通、效益考核等方面的改革上,又采取了新的措施:
——进一步推进劳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扩大企业用工自主权。对确定执行省政府有关优惠政策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时,只要新增效益工资有支付能力,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实行“增人不增工资,减人不减工资”办法,由企业自主决定增减人员。
——改革企业人事制度,打破干部工人界限,实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聘任制,所有职工都可通过公开考核,竞争上岗。
——加强工资管理,改进与完善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充分体现干好干坏不一样。省政府确定的深化改革的20个大中型试点企业,要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企业可以辞退职工,职工也可以辞职。
——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此外,山西要求全省金融系统进一步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适当增加对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