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又是一年牡丹艳——洛阳“借”花大力推进开放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5-02
第4版(要闻)
专栏:

又是一年牡丹艳
——洛阳“借”花大力推进开放的启示
本报记者李而亮
十年十唱“花为媒”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犹为天下奇。”自从1982年洛阳市确定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牡丹花会以来,“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年年笑迎八方来客。现在,洛阳牡丹花会已发展成为河南省一项融赏花、观灯、经贸、科技、文化等为一体的大型国际性活动。
利用花会,扩大开放,使洛阳的各行各业都成为受益者。花会举办10年来,全市旅游收入平均年增长8%,新建了大批旅游景点和涉外旅游定点宾馆,今年花会期间到洛阳来的中外宾客就达160多万人次。牡丹“搭台”,经贸“唱戏”。全市利用花会与外商直接洽谈项目209个,引进外资14.3亿美元,已办成“三资”项目41个,外贸出口市场发展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内经济协作方面,与近60个城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花会期间发布项目830多个,达成合作项目386个,累计成交额3亿多元。
人勤催得花开早
“年年花会出新样。”每年,市委、市政府都要确定一批“花会项目”,并把来年花会作为完成的期限。随着“倒计时”的开始,以强烈的紧迫感调动起干部群众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刘炳旺说:“我们许多工程就是靠花会逼出来的。”洛阳人把这种劲头称为“花会意识”。
“花会意识”带来了“花会效率”。洛阳市领导介绍说:现在洛阳人民因办花会而自豪,只要是“花会项目”,就会处处开绿灯,人人抢时间。中州路老城段过去是洛阳的“卡脖子”地段,去年市里下决心动工改造,得到全市军民全力支持。拆迁户主动搬离,施工者昼夜奋战,使原定今年元旦通车的计划,整整提前了3个月。瀍河市区段多年来河道淤积、污染严重,成为影响市容市貌的“心腹之患”。由于工程量大,一直未敢动手治理。市委、市政府去年10月动员20万军民上阵,仅用4个月就完成了清淤疏挖河道的浩大工程。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就在一批“花会项目”竣工剪彩、喜迎今年盛会的同时,又有几个要在明年花会前完成的项目奠基开工了。
更待来年盛花期
去年年初,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洛阳牡丹花会升格为全省性大型活动。洛阳“搭台”,全省“唱戏”。举办牡丹花会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赏花观灯的范围,成为河南对外开放的窗口。
河南人对牡丹花会寄予厚望,然而,洛阳的干部群众也正是通过花会,在收获对外开放成果的同时,看到了与外界的差距。
在牡丹花会成交额中,有两个反差明显的数字发人深思:成交的日用商品70%以上是买进;成交的科研技术项目70%以上却是卖出。许多先进的实用技术转移到了外地生根开花,带富了一个县,一个地区。可洛阳所辖的9个县中,有7个县仍是国家或省确定的贫困县。
“对外开放的窗口开的越大,就越能看清与外界的差距,找准追赶的目标。”洛阳许多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出共同的感受。
“利用优势,创造新的优势。”洛阳牡丹花会沿着这条发展轨迹为昔日“九朝古都”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今天,洛阳人民又把第十届花会作为改革开放、加速前进的新起点。市委书记郭国三、市长张世军充满信心地表示:“再经过10年努力,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对国内外有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的内陆开放城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