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言鸟辨“志”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5-04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言鸟辨“志”篇
舒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辨别志向之高下,常常喜欢用鸟来作比喻。这样大约可以含蓄一点。
最常用的大概是“燕雀”和“鸿鹄”。《史记·陈涉世家》: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在《与陈伯之书》中,丘迟劝伯之“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在浩瀚书海里,类此说法,不胜枚举。
这种辨“志”法,庄子在《逍遥游》中早已埋下伏笔。他曾以“鹏”和“鷃”这对典型,极言“鹏”乘风驭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独往独来于“北溟”、“南溟”之间。而“鷃”,只在“蓬蒿”、“榆枋”间飞来飞去。庄子说的“鹏”,谁也没有见过是什么样子。注释家们大多把它注为“大鸟”;而注“鷃”为“小鸟”。
借鸟辨“志”当然可以。体形大小同力气也常常可以成正比。“志气”是精神世界的东西,是不会同体形“大小”成正比的。在“燕雀”之类小鸟中,有志在报溺水之仇、终年不息地衔石填海的精卫,有远涉重洋为农家除灭害虫的家燕,有在“密云笼罩”下“呼唤暴风雨”的洗礼、以迎接旭日东升的海燕,它们的“志气”,说它坚、远、高,都不过分。
当然,“燕雀”之类小鸟范围很广,不如人意者亦常有之。有的雀儿筑起了珠宝窝,抱了个金娃娃,靠的是结狐群狗友的关系学,还得意喳喳。有的鸟善钻漏洞空子,偷谷盗果,贪婪无度。有一种鹰鹯,为了讨好狐狸和狼,竟至“为丛驱雀”,把同类从丛林中赶出来供野兽作美餐,的确可恶。
“大鸟”也种类繁多,不可同日而语。庄生的“鹏”,只听说飞得又高又远;这“鹏”究竟在做什么,却从未言明。如果是“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的岳“鹏举”,当然千秋景仰;倘若是借敌焰以自荣的秦桧,则必遭千秋唾骂。如果是以“三分归一”为己任而“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当然不愧为胸负大志的实干家;倘若是违反军令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马谡,虽然死得悲壮,历史亦只能以“志大而空”的虚才视之。
在旧时代,官场上或知识圈子里,人们用以互勉互祝的“鹏程万里”、“鹏抟九天”、“慕鸿鹄以高翔”等词语,几乎成了口头禅。这其中确也包含了许多磊落的“正气”和美好的祝愿,但往往也掺杂着“升官发财”等十分庸俗的观念在里边。就其庸俗一面说,这种“志”说它大好像也“大”,但却禁锢在“名缰利索”之中,实在也“大”不到哪里去;这种“志”说它高,其“升官发财”的水银柱升得是高的,其实却是低,其趣味已经低级到不能再低级!此“小大高低”之辨也,而庄生、陈涉之论,有时会导人入误区。
有些“小鸟”的种种劣根性,恐怕也少不了“鹏”与“鸿鹄”身上的某些污浊的转移因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