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沙石峪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5-05
第2版(经济)
专栏:

沙石峪调查
陈俊生
编者按:这是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写的关于沙石峪的调查报告。沙石峪是山区开发的老典型,成绩显著。他们改造石灰岩山区的经验和那种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全国山区(特别是石灰岩地区)和平原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具有普遍意义。李鹏总理、田纪云副总理对这篇调查报告都作了重要批示,认为这个调查很好,沙石峪的经验可以见报、推广。
去年,我曾到唐山市迁安县调查过片麻岩山区开发。前不久,我又到唐山市的遵化县调查了石灰岩山区开发问题。相比来说,石灰岩山区开发比片麻岩山区开发难度更大一些。片麻岩可以风化,山上土多一些;石灰岩山地多是青石板,山上没有土或有很少一点土,开发难度很大。沙石峪以开发石灰岩山区而称誉全国,他们的实践证明,石灰岩山区也可以走上开发致富之路。他们的做法对广西、云贵石灰岩地区和其他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开发都有参考价值。
沙石峪村是石灰岩山区开发的老典型,早在60年代就以“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而闻名全国。一些国际友人也多次到那里参观。近年来还有一些国外旅游者慕名而来,到沙石峪村农民家住一夜,体会民俗风情。周恩来同志1956年、1957年曾两次到沙石峪村,并在那里栽下一棵松树,那是当年他陪同外宾到那里参观时栽的,如今松树枝叶繁茂。当地老百姓说:这象征着中国的兴旺发达。
沙石峪村坐落在遵化县南部群山环抱之中。全村258户,947口人,现有耕地1200亩,果树8万株,人均占有果树80株。去年人均纯收入1212元,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是河北省屈指可数的富裕村。
登上山坡举目远望,再也看不到光秃秃的青石板,村周围山顶上栽满了松树,山坡修了层层梯田,山下是比较平的农田,他们叫作“松柏戴帽,果树缠腰,山下千亩千斤水浇田,实现粮果超百万(斤)”。沙石峪达到现在这种程度,完全是苦干出来的。
当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今年80岁,同我们一起登上山坡。据他介绍,解放前,陆陆续续有78户到这里安家,其中有36户长年到外地打短工,全村有40多个光棍汉。解放初,人均收入只有17元左右,生活很苦,主要原因是缺少耕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50年代中期开始,村党支部率领全村群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战天斗地,开石挑土造田,首先发动民兵连、铁姑娘班在村边一块石板上垒石坎填土造地,从很远的地方一担一担挑土上山,终于造出了一块水平梯田。他们说,有一亩不愁十亩,有十亩不愁百亩。就这样,男女老少凡是出山的,都带回一包土,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块一块造地,一直坚持到现在,已在青石板上造出800亩梯田,并已引水上山。在第一块造出的梯田田头树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两行醒目的大字:“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沙石峪就是靠这种精神,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我在沙石峪访问了几户农民,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人们喜气洋洋,精神状态非常好。农民的住房都很宽敞,绝大多数家里都有黑白电视机,自行车每人有一辆,吃的全是大米、白面。全村农民存款160万元,人均存款1700元,村里设有一座九年制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30岁以下的青年至少是初中毕业,全村有100多个高中毕业生,中专和大专以上的有11人。
令人欣慰的是,沙石峪精神在这个村继承下来了。现在村党支部提出“万里继续走,千担永远挑”,仍然坚持继续开石造田,发展粮食、果树等多种经营。他们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农民阎宝田说:“在电视里看到河南省刘庄那么富,我们这里还差得远呢,还得坚持干。”县长范全同志说:“沙石峪这种精神已成为全县人民的精神财富。全县1/3的山区学习沙石峪的经验,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面貌。”看了沙石峪之后,我又到了党峪镇的牛家峪村和宴家峪村,那里也属于石灰岩山区,自然条件比沙石峪稍好一些,开发搞得相当好,开出的山坡梯田栽满了果树,多是近二年栽的,春意盎然,一派生机,三五年后定会成为“花果山”。和我一起调查的河北省副省长顾二熊同志说:“我们河北山区的农业开发都要走这条路子。”
沙石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艰苦创业精神十分感人。他们的精神和作法对全国山区及平原农业开发都有意义。我跟他们说,这种精神要一代一代传下去,过去解决温饱问题需要这种精神,现在依靠科技进步,奔小康,也需要这种精神。今后的措施应该是,“愚公移山”精神再加上现代科技,提高粮食和水果单位面积产量,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同时,积极发展养殖业,这里农村(包括沙石峪)还是单一的种植业(粮食、林果等)。我向他们建议,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特别是利用秸秆把牛养起来。还要创造条件把村办工业搞起来,安排剩余劳动力,增加收入,登上新台阶,老典型要放射出新光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